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基金失手 武钢增发券商重仓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 20:0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晓午

  武钢新股已经上市,但武钢增发的故事仍在继续进行。

  先是传出武钢关联方长江证券巨额申购违规传闻,而现在,关于武钢增发利益分配不公的口角正酣。由于主承销商打破了基金公司事先制定的申购价格同盟,使部分新介入基金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与财富无缘,而以长江证券为代表的4家券商则重仓而归,不仅这一轮抢购赚得盆满钵溢,而且在未来机构重仓游戏中其所持筹码也是奇货可居。申购价不公?

  “从6月24日的武钢增发正式申购价6.38元,到7月27日的最高价7.27元,差价接近1元钱,如果机构申购武钢增发成功,在一个月时间获利了结的话,扣除部分融资成本,部分申购成功的机构将获利0.7元左右。可以说武钢增发实际是一座‘小金矿’!”南方的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说。

  但挖掘这座金矿的,却是以长江证券、红塔证券为代表的券商机构。其中,长江证券获配6606万股,红塔证券获配5660万股,中信信托获配1975万股,三者申购武钢增发总额达到14241万股,占网下机构实际配售数量的35%。

  在这次配售中,以武钢股份的老流通股股东身份出现的部分基金因为可以直接按10:6优先获配,一般可在网上直接申购成功,所以放弃了网下的申购。而对于部分前期未介入武钢股份,又想在6月24日武钢增发抢得一杯羹的新介入基金来说,武钢增发则与他们擦肩而过。前述分析师笑称:“在武钢增发申购一战中,基金输给了券商。”

  何以在武钢增发这座金矿前,基金的开采速度竟然输给了券商?是基金没有想到武钢增发中蕴含的巨大价值,还是基金有其他难言之隐?

  “部分基金在这次网下申购中空手而归,表明武钢增发的申购价确定得不是很透明。在正式申购前,武钢股份和中信证券曾经开了一次推荐会,在会上,相关人士向现场的机构透露增发价在6.1元到6.2元之间。”

  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部分基金经理在申购前达成了默契,纷纷打出了6.2元的申购价。然而增发申购的当天,主承销商却挂出了6.38元的申购价,使部分基金措手不及,因报价过低而无法申购,或者申购额大减。”券商模式胜出?

  武钢增发申购价真有猫腻吗?武钢股份董秘处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申购价的确定是根据申购机构的报价需求决定的,完全按市场化操作,不存在什么猫腻。部分机构对申购价定的过低,是因为低估了武钢增发的真实价值,6.38元的申购价虽然确实高出了当时的市场预期,但也正反映了市场对武钢增发的认可。

  而在武钢增发申购价的确定上,基金和券商是两个不同的利益团队,基金的思路是分散投资,低价获配,没有必要赌武钢增发一把;而以长江证券和红塔证券为代表的券商主力机构,因不受投资个股超过其净资产10%的限制,所以显示出了十足的集中重仓持股的霸性,在增发申购中成为绝对的主角。特别是红塔证券,向来是不动则已,动则以千万股建仓计,这一点可以从其以往重仓中集集团的强势手法中窥知一二。

  “申购价高出市场预期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在券商、基金和其他机构争夺筹码时,两大券商申购量太多,而且价格较高,自然抬高了武钢增发的申购价。在这次较量中,券商操作风格压制住了基金的投资风格,所以基金处于下风。当然在申购过程中,也不排除部分券商的公关活动起了作用,这一点在申购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前述分析师说。

  这一点也在上周媒体报道中有所反映。日前,媒体对长江证券获配6606万股的巨额资金来源和长江证券与武钢股份的关联关系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是长江证券成为最大机构获配者?而不是别的券商?事后武钢股份董秘施军向本报记者澄清,武钢增发整体上市后,也只是参股长江证券5%,这没有碰及证监会10%的禁令,所以不存在违规申购一说。其次,申购的主导演是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并不是武钢股份,而且中信证券也是根据各机构报价申购需求来分配,因此,申购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低估市场炒作

  长江证券违规申购传闻由于事后因缺乏证据而不了了之。本报记者多方查证得知,这一传闻的始作俑者就是来自未获得武钢增发申购筹码的某家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士。基金的申购价格联盟为何轻易被几家券商所打破?为何部分基金不愿出更高价码吃下武钢增发?

  反思部分基金在武钢增发的出局,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部分基金对武钢增发前后的复杂和矛盾心情。在6月份宏观调控的压力下,部分基金对钢铁业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从而影响了武钢这只个股的估值水平。“当时申购定价时,机构们都拿武钢同宝钢比较,宝钢跌到了6.2元左右,在人们传统的眼光中,武钢比宝钢资质应该差一点吧,所以增发价不会高过宝钢,但谁又会想到,增发价竟然达到6.38元。”

  市场给部分基金上了生动的一课——在武钢基本面价值被他们拿着反复与宝钢比较的同时,武钢增发这一题材的价值早被另外大多数机构所认同和接受。在近百家获配武钢申购的机构名单中,难以想像的是,大多数的机构并非基金和券商,而是追求武钢增发短期套利的“芸芸众生”们。就连挤进了申购前十名德盛小盘基金也不讳言,并不看好钢铁业,只是看中武钢增发短期套利前景。看来,与其说部分基金定的申购价过低,还不如说低估了市场对武钢增发的炒作力量,申购出局也就不可避免。

  有传闻称,武钢股份中期要推出10送10的高送配预案,这消息初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太可能,因为刚刚增发之后,又要送股,股本扩张速度也太快了。“但这种高送配对二级市场的机构确是至关重要的,有了送股,股价才能跌下去,机构的重仓游戏才能进行下去。也许这正是几家券商重仓申购增发的最大理由。如果没有后续题材,几家券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量大量参与增发呢?”前述分析师说。

  围绕武钢增发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现在的进入者正在选择退出的时机。业内人士分析,8月份武钢出半年报时可能会有一部分资金出局。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