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扶贫之问:贫困人口不降反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 13: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加大扶贫物力与人力的投入,努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力度,扭转贫困与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应为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重点。

  5月末,世界扶贫大会在上海举行,扶贫的“中国经验”得到了各方肯定。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高度评价了中国的扶贫成就,他说,“中国杰出的扶贫成就得益于中国特色的改革”。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在肯定我国扶贫成果之余,也不应忽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说,2003年全国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80万。

  贫困人口不降反升,与近年来“三农”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有重要关系。从收入分配差距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的呈扩大之势,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3。而考虑到农村居民收入中包括实物收入,以及农村居民没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福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而且“三农”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贫困人口不降反升亦在情理之中。但唯其如此,贫困人口绝对量的增加更是彰示了“三农”问题的严重。贫困人口增加,既有原有贫困人口持续贫困,也有原来脱贫人口重新返贫以及本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等多种情况。这些均显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的问题。此外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造成资源枯竭与环境破坏,也是贫困人口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目前贫困人口的绝对地位与相对地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人均年收入637元衡量的温饱线十几年来并没有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物价的上涨而有所调整,其导致的事实即是以同一个标准衡量的贫困人口现在比以前更加贫困。而以贫困人口与农村人均年收入之比来看也是呈不断扩大之势。200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622.2元,约是温饱贫困人口收入上限637元的4.12倍,而1992年同比仅为2.45倍。差距的持续扩大,充分说明贫困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更加严重的弱势地位。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我国曾经用25年的时间解决了2.2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贫困发生率从约占1/3下降至3%。但是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此过程中贫困人口的急剧下降,并非主要是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而更主要的在于由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原贫困人口收入上升而脱贫。近年来贫困人口脱贫力度减小尤其是去年不降反升,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并非所有居民都得到了经济增长的实惠;另一方面说明扶贫工作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传统的扶贫工作思路与方法有待做出改进。

  经济发展是解决贫困最为根本与核心的措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扭转片面政绩观,努力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深化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多予、少取”力度,积极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才是确保减少贫困人口的关键所在。

  在促进农村经济总体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改进扶贫工作方法与提高效率不可或缺。在贫困人口更加复杂与更加困难的情况下,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加大扶贫物力与人力的投入,积极改进贫困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与外部环境,努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力度,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扭转贫困与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应为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重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实施有效培训努力加大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力度,尤其是通过加强教育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有效减少贫困的必要前提。在努力改进提高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加大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农村任教与支教力度,对农村贫困子女予以专门教育资助,切实提高其受教育水平,也是减少贫困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