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业废止匿名转账 资金出境绕道离岸公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 03:37 北京晨报 | ||||||||||
迫于全球反恐压力 匿名转账寿终正寝 “根据银行最新的规定,匿名转账已经不可以了。”一家瑞士银行在香港的工作人员说。昨天,记者以存款人身份向该行询问有关匿名转账事宜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在全球反洗钱、反恐怖的协议背景下,匿名账户的客户如果要把大笔的资金从瑞士转账出去,他的身份要在全球显示出来。”该行的另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 这意味着,以保密著称的瑞士银行正在脱离其原有立场,匿名或数字账户在瑞士银行正在丧失实际意义。 按照瑞士1934年制定的银行保密法,任何储户都可以使用化名或数字来代替真姓实名,甚至可以用虚拟的办事处、公司、代理机构等形式开立账户。 开户、存款、取款或转账都可以通过委托人来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永不露面。除非存款人涉及刑事案件,在国外被起诉,否则瑞士政府不提供有关其银行账户的情况。这就是一些有钱人和政要为什么要把钱存在瑞士银行的原因。 银行保密法的出台有着极特殊的背景。 当时,在纳粹政权的逼迫下,几乎所有德国公民都将自己在瑞士银行的存款转入德国银行,“挤兑风暴”横扫瑞士银行。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瑞士政府遂出台了西方国家中的第一部银行保密法。 匿名制隐蔽国际“黑钱” 瑞士一度成为“洗钱天堂” 半个多世纪以来,凭借着银行保密法,大量境外存款蜂拥至瑞士,使之成为与美英比肩的金融帝国。 瑞士银行家协会曾透露,瑞士银行业目前掌握着全球35%以上的私人财富,总价值在3.7万亿瑞郎,合20多万亿元人民币。 但同时,这一保密法也为犯罪分子、独裁者提供了藏匿不义之财的最佳处所。瑞士由此被冠以了“洗钱天堂”这个不光彩的头衔。 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扎伊尔前总统蒙博托,到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独裁者们几乎都在瑞士银行开设了自己的私人户头。 随着一个个政治强人的倒台,有关国家要求归还“属于人民的巨额财产”的呼声四起。加上近年来的纳粹黄金案、犹太人赔款案等,瑞士银行保密法备受国际指责。 不过,最大的压力来自于“9.11”后的国际反恐运动。有报道称,本.拉登曾派专人在瑞士从事洗钱活动。今年6月初,瑞士政府承认境内的一个香烟走私团伙涉嫌通过多家瑞士银行,将非法所得10亿欧元的一部分转交给了西班牙反政府组织“埃塔”。 匿名转账仍有退路 离岸公司帮中国人曲线转账 如今,匿名转账被废止,瑞士银行联合会的律师卡尔罗.隆巴尔迪尼称:“这对瑞士意味着自杀。” 事实上,洗钱者依然可以借助其他手段实现匿名转移资金的目的。即便是资金流动受到严格限制的中国公民,开立匿名账户和匿名转账同样畅行无阻。 上周,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他曾致电某瑞士银行在中国的代表处,表达了开立匿名账户的意愿。此后不出一个小时,该行在香港的人士便向他主动来电提供咨询。 “我们会从香港寄一套开户文件给您,您只要填好后与身份证复印件一同寄回来,同时提供固定住址,就可以了。”来电者一再强调,手续很简单,而账户名也可以使用“香蕉”、“苹果”、“黄金”等各种名字。 更保密的做法,则是找一个信得过的委托人,授权他进行开户、转账等所有资金交易。 名义上,匿名转账被禁止了,但该行工作人员建议,通过设立离岸公司的办法照样可以实现匿名转账。 “在开曼群岛这样的岛国设立一家离岸公司,以公司名义开立匿名账户。”这样,个人“以公司匿名账户转账时,银行披露的只是公司名称,不会涉及个人信息”。这位人士还积极地表示,“离岸公司的设立,我们会帮您办理。” “个人——企业户头——个人,”对方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数个人资金的匿名转移都是通过这种渠道来实现的。” 与国际社会“讨价还价” 瑞士银行欲力保匿名制 显然,瑞士银行接受禁止匿名转账是迫不得已。尽管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与日俱增,但瑞士银行业仍在极力维护银行保密法。 去年6月,瑞士政府被迫接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属的“反洗钱金融行动组”制定的有关反洗钱规定。经过“讨价还价”,瑞士银行业获得了一年的过渡期,并且得以保留继续开设匿名账户的权利。而匿名或数码账户拥有者的真实姓名即使公开,也只限于银行内部。 作为交换,瑞士表示将从明年1月起对欧盟成员国公民在瑞士的存款征收15%的利息预扣税,这一税率到2007年将提高至35%。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杰研究员称,瑞士银行“应在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以及个人隐私和社会利益上寻找新的平衡点”。毕竟现在的国际银行业已经确立了实名制的行业规范。他还指出,匿名制并不是瑞士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晨报记者袁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