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发布会现场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 15:55 经济观察报 | |||||||||
日 期:2004年7月21日 地 点:华彬大厦二层 主 题:2004年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发布
主 讲 人:清议 研究院院长 速记提供:北京天字行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程艳梅 主持人:大家早晨好,首先感谢各位在今天早晨来到华彬参加《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员的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发展会,迄今国内乃至全世界还没有一家独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进行综合评价,而今天要公布的就是这样一个指数,下面有请何主编为大家进行项目简介。 何力:谢谢大家,大家上午能够抽时间来了解一下我们做的工作的情况,因为大家都是媒体同行,所以我坦率讲我们做的这个工作,最主要的是我们媒体大家自身的一件事情,因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最终肯定要参与在社会经济生活的评价中去,你的评价体系,以及你的评价工作最终做的本身信任度好不好,对你的本身发展是很有影响的一件事情,我知道比如像《财经时报》它在创刊的时候就搞了一些《财经时报》指数,它是每一个季度发布一个,可能是反映宏观经济变量的,他们自己做了一个模型指数,这个指数我记得大概坚持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从一创刊就觉得作为一个财经媒体,一定要从事市场评价工作,我觉得它跟媒体的关系,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部门,并不为媒体的目标,或者媒体的报道方向所左右,而是比较独立地来从事市场评价工作。我觉得不仅是《经济观察报》我觉得所有的媒体可能都会有它自身的行业、或者是媒体特点来不断地探讨它能够如何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平台中去。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做这些工作都会非常有意义,现在娱乐行业做得很多,财经做得并不多,体育做得并不多,我觉得这方面可以做的评价非常非常多。后来有一个媒体,他当时做大明星,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做排行榜,原来我们还有一个汽车记者叫张智他去做汽车杂志的时候也想过,汽车杂志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排名,要把各种各样的车,它的性能通过媒体的介入进行评价,精品购物指南也做过很多这样的工作,我觉得这个工作如果国内媒体做好了,这样的东西就不会像过去那么引人关注。 第二个,显然我们做的关于上市公司信任度这个,我们一个是作为财经媒体的介入点,第二个时间非常短,我们研究院今年2月份才开始组建,只有十几个人,投入也不足,我们编制出这样一个产品,我想一定是特别初步的,我有一个想法,既然是我们新闻界的事也希望大家能力平常,他们能够来关注这个产品有哪些缺点和不足,特别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第三个,我想继这个产品之后,我们会有一系列的产品规划,我们究竟作为一个财经媒体如何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平台中去,将来也希望我们不断推出新产品的时候,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下面请清议来讲。 清议:我也同样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上一次我们在华彬大概是3月20号那一天我们就我们公司信任度的标准有一个交流,经过4个月以后现在有一个结果了,我想说的跟以前不同的是什么?我们在那个时候更多的还可能是一个观念,一套想法,或者一个理论。但是到今天经过我们4个月的努力,到现在它就已经是一个我们利用了一群人,一个团队,利用了一个标准去按照整齐画一的来源对上市公司逐一地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结果让我们也感到有点吃惊,大家看到了它只有35.6分,而满分应该是100分,很多同行们可能会去讲,是不是标准定得高了,是不是你们在有意、刻意地压低这个得分,我想说我们这个标准是按照现行的,主题上是按照现行的、包括证监会的一些,比如说上市公司,按照这个大的框架,再参照公认的公司治理的标准,参照公认的会计标准进行的。 所不同的,可能有些不同的在哪里呢?我们在个别的标准选用上,我们是高于目前国内两个交易所的标准,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像在子公司披露上。包括控股子公司、和联营这样的子公司,证监会的要求是什么呢?你参股公司除非你的净利润达到你核心报表的10%,你可以不披露,在香港是只要你有你必须披露,它有可能由于你未披露他可能把资源转移到这里,有可能参股公司可能大股东的势力、董事长或者某一位的亲属等关联方,它可能会有瑕疵或者犯罪在里面,我们没有按照这样一个标准,因为道理很明白,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迅速地国际化,中国上市的规则也在标准,各方面也在迅速地国际化,我们过去不能想像的,实际上到现在标准已经实施了。 比如说我们说关联方的限制比例,4年前我们看到有一个限制是50%,到去年我们都这个限制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0%,我们这个标准是迅速地在国际化,还有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国上市公司很多是依靠非常项目的收益,也就是正常项目你是做汽车的就是汽车,非项目的就是他把汽车股权转让掉等等,像这样的项目按照国内的两个交易所的规则,你在转让的时候你的定价机制可以是经过审制净资产,也可以是经过评估的价值,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为什么呢?因为从会计上看,净资产和评估价值的区别是什么呢?净资产只是目前的实点数,但是不能反映你这个资产未来的收益能力,评估价值就不一样了,它在这个基础上要反映未来的价值。假设你现在是100万,但是是亏损的,我就不能按照这个100万来买。 这个是我想解释的第一件事,我们在标准上面并没有特别的、更高的要求,也不是我们完全是由我们杜撰出来的,我们是根据现行的、公认的公私治理标准和会计标准,再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这个具体情况就是依据证监会做的那个年报披露内容与格式。这样非常地整齐化一的,非常按照现行的要求、现行的状况去治理的,并没有特别之处。 再一点,我们所有的信息来源我想给大家介绍,我们没有第二个信息来源,我们只有惟一的一个信息来源就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的披露。我们其他的披露都没有去看这样的资料,大家知道这个资料很容易获得了,你无论是在上交所的网页上,还是深交所的网页上都能够获得,我们在研究的时候也并没有有意地压低它,我们是既然确定了一个标准,既然我们要做这样一个评价,我们必须首先保证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必须保证我们发现的每一个瑕疵。我们认可的每一个事件,和它的最终的事件标准得分,它必须是对应的,必须是合理的,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评价的过程当中,研究人员实际上是别无选择,他只能说他做得准确不准确,而不是说我要给它或高的分,或者说是活地的分,没有这个情况。 存在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今天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讲,存在一个初步的评价,由于缺乏经验而导致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不到位,我们为了确保这个评价的质量,我们专门成熟了一个学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人要对研究员初审的结果要进行一个验收,在验收的过程当中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要进行第二轮。进行第二轮之后,完了以后我们整体上第二轮完了以后,我们还做一个排查,我们把它拿到我们的模板里头去,看它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出现,再经过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这样的盘查,现在大家看到的结果是一个经过反复地盘查,经过了很多人的手,而不是只有一个研究人员,他一个人做了研究以后你看到了这就是他的结果,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集体的劳动,而且是一个经过这样的一个反复,多次的一个劳动。 我现在等于是把我们在研究方面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交代,如果大家认为这方面还有些什么问题我们一会儿可以去交流。我这样做的意图实际上也非常明白,我想既然这是一件以前没有人做过的事,我们查了很多资料,确实是没有,到现在你要说做这件事的体会是什么?我只想说太累,因为我们只有十几个人,何总还给了我十几条枪,但是我们同时面对一千多家公司,而且中国公司的情况大家也知道,你随便问一个投资者,你问他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你相信吗?我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我们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当你知道这样一个,当你去采访你的投资者他告诉你他不相信的时候,究竟只能家人你对信任度的关注,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信任度状况是什么?我想仅仅针对调查,就是我们面对面地去调查,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抽样调查恐怕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在4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它是调查了一千多位投资者,去问他们,在你接触到的信息当中,当你要做一个决策,当你要买一个股票,你接触到的信息,你认为哪一个来源更可靠?它是这样一个调查。没有涉及到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的公司治理标准,也没有涉及到会计标准。即使是这样一个调查,它后来发布了一个叫什么?叫国家信任度指数,它确实在华尔街引起很大很大的反响,我们大家去想一想,后来在99年大家知道它披露的指数,后来在2000年的时候在华尔街爆发的时候有泡沫,那个实际上互联网泡沫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信任度的问题,安然事件不用说还是信任用的问题,当时我们在做这项研究之前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中国的证券市场注定要在成熟市场之后进入一个信任度的时代。但是我没有这个时代来得这么快,大家都知道最近有江苏琼花(资讯 行情 论坛)事件,还有证监会的调查,这里面可能还涉及到后面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因为有的话已经讲出来了,有可能撤销它的上市值,这是相当严重的。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之前德隆系股票的集体跳水是不是一个信任度事件,假如说它在资金市场的信任度是不容置疑的,它的资金链就不会断裂,这个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星期一开始也许是巧合,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就开始下跌,是22号开始下跌,而且他的下跌幅度在某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里他是领先于大盘的。但是我们在这个时间内,我们知道的情况由中央电视台它评选出宝钢是最具价值的上市公司之一,排名第一。再有,就是它是十佳上市公司同样是第一,我想今年宝钢获得第一的头衔比去年多得多,但是我们也知道宝钢的业绩确实是大幅增长的,但是为什么还能看到它的有那么大的下跌幅度?应当说中国的投资者并不是不关注信任度,我们曾经采访过欧盟内幕市场司的司长,它市场经济是内幕经济,它整个搞信用建设,他给我们介绍的情况,在欧洲信任度是股票价值的信用表,我说在中国同样是信用表,比如说宝钢。 实际上我们在一开始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希望,我们希望信任度指数,或者是其他的,我们兄弟媒体,或者是其他的研究机构,关于信任度研究的成果能够成为促进中国上市公司提高信任度,能够成为促进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去关注上市公司信任度的一个力量。因为我们上次曾经谈到过,中国的经济改革实际上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任度的时代。不光是证券市场。为什么这么讲? 我们可以说判断一个经济体的当前矛盾,就可以判断出这个经济体的任务是什么,它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我们的矛盾是什么?我们的矛盾是GDP的快速增长,跟银行不良贷款的同样的快速增长,而且温总理在回答记者问中,最担心的问题也是不良贷款问题,不良贷款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实际上就是由信任度产生的,它本身是一个信用。 我们从银行94年开始就进行资产覆盖率的管理,就按照巴塞尔协议,安全国际商所谓贷款通则,那个贷款通则要求不能够对资不抵债的公司进行贷款,就是维持以往的贷款的水平,而且要逐步地减少,后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有很多公司向银行贷款的时候,并不会向银行提供一个资不抵债的报表。实际上现在的问题,我们可能在对待银行的不良贷款的问题上可能还采取一些非市场化的办法,所以说这个我们觉得是更大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外科手术的方式,是治标而不是治本,实际上治本的方法就是提高信任度。我们对不良贷款的信任度斗争并不是在今年开始的,我们在98年就开始了,在那只有又产生了两万亿的大量贷款,实际上这一次变化并不是很大,注资的方式没有变化。 关于信任度指数研究的内容,我们现在发布的只是一个平均指数,平均分,它是一个基于每一家上市公司都会有一个指数,比如说今年的得分就是它的指数,这个指数的概念是什么呢?我们明年、一年一年底做下去,这样我们推现出这样一个指数,我们必须从第一年开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必须把所有的上市公司的指数得分汇总到一起做一个表,我们就得到了总体反映上市公司信任度状况的指数,我们就叫它中国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你在做年报汇编的时候明明是2003年的汇报,你们不能说是2004年。 我现在大概介绍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一起探讨,刚才何主任也讲了,我们也确实是很希望有机会跟大家探讨,而且如果今后真的有机会的话,我们还真的有可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参会的人员去讨论有关信任度方面的情况,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在座的诸位在今后我们能够一起去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度的评价,以及上市公司信任度的改善,还有就是投资者对信任度的觉悟。 接下来大家有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做一个交流。 主持人:如果各位记者有什么问题的话,请大家踊跃提问。 记者:请问一下报告研究出来,刚才说已经和上市公司做了一些交流,我想问一下它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对自己的得分非常满意? 清议:实际上是在我们整个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这样的沟通,大家可能在我们以前每周的报纸上,《经济观察报》上也看到了我们有一个瑕疵报告,瑕疵报告的程序是这样,在我们制作出瑕疵报告之后,我们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把它交给编辑部,而是把它交给上市公司。我们要让它做一个确认,因为确确实实我们不希望给人家添麻烦,确确实实我们对自己的声誉感觉到比它的声誉还有值钱,因为我们不希望我们做错事,这个是一个人的责任感,一个社会责任感,如果你要很大意地做一些敏感新闻发布的话,实际上确实会引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非常慎重,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要发展上市公司,从它的回应来看,我们的感觉应当说是比原来预想得要好得多得多,好少有上市公司会去说你是胡说八道,说白了就是这么讲。个别的会说出你这个判断错误,我想判断问题大家经常会遇到,对某一个事件你是怎么判断的,像我刚才谈到的两个情况,一个子公司披露的问题,还有一个资产转让、价值基准的问题,这个价值基准不是一个小事,非常严重的事。如果你要把这个评估价值定得很高,完了以后你去卖掉他,你的公理性在哪里,明明你这个企业是上市公司你要卖股权的这个公司,过去的情况表明它是持久亏损的,但是经过这样一卖经过一个很大的转让收益,这是一个不公允的收益,我们特别重视价值基准,他说我是按照深交所的规定,但是这里面有一些沟通,从上市公司它的感觉,我们不仅是传真,而且还打过很多很多的电话,他们的感觉我们确实在做一个理论探讨,一个学术研究,我们是在研究上市公司做的信息披露,它为什么会产生信任度问题,究竟这个结症在哪里,是公正的问题、公司行为的问题,还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的问题,影响了投资者对它的理解,我们要探讨的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还有一些公司,他们对这个问题表示了非常大的关注,他们甚至会派人来到《经济观察报》,到经济观察研究院去当面说明情况,这一点我们非常地感动,因为确实是感觉到上市公司它在确确实实在关注投资者关系,确确实实是在关注它的信任度。更让我们没有想到一件事情是什么?如果大家看过、读过我们过去的《经济观察报》的公司研究版,上面刊登的重大瑕疵报告,可能会有一种感觉,里面可能存在反映的问题太敏感,甚至言词有些激烈,有一个旁证。哈佛大学的一个MBA准备要做一个论文,他到国内来以后,他看到这个报纸他感到很惊讶,他说我没有想到国内的传媒可以这样公开地去讨论如此敏感的问题,他说在美国这些有关公司的信任度是国会议员们关注的问题,会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之间较量的一个,这个不用说了,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如此,我们在长达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这方面的报道,我们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受到来自任何一个方面的阻碍,这个是真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同行,大家都知道在新闻报道里面确确实实会有一些障碍,不管是来自哪里,但是在这个方面没有受到障碍,这个上确实是没有感到,刚才问到我们公司的反应,我想不仅是公司的反应好,而且监管部门没有给我们出难题。 当然还有,很多投资者,还有其他一些对这个信任度指数报告感兴趣的人,他们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过邮件的方式,还有其他的方式也跟我们联络,而且这件事情因为我们的报纸上、在一些飞机上有一些赠运,有些时候会从千里之外来一些,要求希望能够调阅一些标准,希望我们的做一个英文版的等等。说明我们要做的这个研究,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研究,或者说我们初步地有了一点成果的研究项目本身是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的,不仅中国,而且全世界。所以这个是让我们感觉到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做,我不知道这样回答行不行,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记者:我想问一下,你们在研究信任度的时候,发现上市公司信任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你们有没有排一下?比如说最重要的五个问题是哪些? 清议:我们做过,如果大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个提供给大家。在盘里面有,我没有把它打印出来,我们有两份报告,一份叫最普遍的公允性瑕疵,一份报告叫最普遍的独立性瑕疵。我解释一下,我们原来在讲信任度标准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信任度标准分成四个方面,一个叫合法性、一个叫公允性、一个叫一致性,一个叫公认性,由于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我现在告诉大家,我原来的标准的说法,它的架构推翻了,坦率地说我们是受到独立审计者思想的约束,后来我们又做了一些研究,你比如说合法性和公允性是并列的,什么叫公允性,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公允性就是普遍适用性。国际会计准则它是这样讲的,它说公允性是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总体要求,它这样说,它说如果一家企业全面遵从会计准则,它就可以几乎在所有方面符合公允列报的要求,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合法性和公允性是一致的,既然公允性是会计的准则,对财务报告的最高的要求,或者是总体要求,那么我们有关财务报告方面的问题归纳为公允性。 讲到这里我插一句话,大家可能会说不是真实性更重要吗?很多人也这样讲,说是不做假账,做假账是会计的问题,那么我想告诉大家,这是外行人讲的话。为什么这么讲呢?会计上的真实指的是什么?会计上的真实指的是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事项是实际发生的。你往下的问题在哪里他没有发生,这个叫假账,这个叫没有实际发生的事项你去记录它,你去反映它,这个是假账。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再跳出来讲一般生活的常识,我们讲助人为乐是实际发生的,杀人越货也是实际发生的,你如果仅用真实性来要求财务报告的话,我可以肯定地讲99.99%的财务报告的问题你不会发现。我们现在的财务报告你要讲它的真实性的话,可能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严重,它的更多的问题是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在财务报告的公允性方面发现了最普遍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非常项目的交易,非常项目是相对于正常项目而言的,你做汽车的、你制药的或者是百货公司,非常项目就是你做着做着就把子公司卖掉的,投诉地讲母机下蛋是正常的项目,杀鸡取卵是非常项目。非常项目发生的频率相当高,很多的公司都可以出现非常项目的交易,或者是股权的收购,或者是股权的转让,或者是资产的转让,这个就是刚才说的那个问题,由于我们规则上就存在问题,就不严格,所以它都没有经过评估,如果没有经过评估我们就没有办法来证实你交易的价格是公允的,非常项目交易公允性瑕疵。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瑕疵,因为公允性是一个普遍适用性,你交易的价格不仅能够发生在关联方之间,还能够发生在非关联方之间,或者是任意第三者之间,就是你上市公司和任意第三者之间都可能发生,你不能说只有他们两个人之间来凭,你要有一个中间机构,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会去观察,我们去观察它的历史损益状况和交易价格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准确。 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呢?就是你采用很低的价格去购买了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果你发现这个公司在仅有的三个月、四个月当中为这个上市公司贡献了非常可观的利润,我想说以前德隆旗下的一个公司就是这样的,他一季度、二季度同样不能卖水泥,二、三季度才可以,他恰恰就是在四月初把这个买下来,你就可以把利润拿下来,不光是这样,他把推税的记录利用了会计制度上的一些缺陷,我们的缺陷是什么呢?退税的收入必须收获以后才能确认,他以往几年都不收到,一拿起来在上市公司一下子拿到了,这就是不公允的,我们不光看它评估没评估,我们还要看它以往的资料,我们要对它的公允性做研究。 另外,我们还看到一个情况就是会计变更。我就说两个,会计变更是什么意思?或者我们叫会计估计变更,我印象非常深的一句话圣华人,我们国家的经贸委主任在2001年卸任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成本要记足,成本就是业绩和成本收入的关系就叫业绩,我的发现就是2003年的时候,很多的上市公司去把它的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办法给修订了,总的思路是什么呢?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折旧率,缩短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我先不说它是怎么个情况,首先我们去判断,我们做了一个比较比如说钢铁板块,包括投资者都有一支股票,认为它很有价值,它就不涨,这个公司叫新钢凡,他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只有4%,其他的情况南阳钢铁你知道它的折旧率是什么吗?是9,我们不按照这个计算,我们按照7计算,它的业绩就有划破,萎缩将近4成。他那个表观业绩,它靠压低折旧率来实现的,我想告诉大家去年调整会计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厉害的是宝钢。宝钢调了以后增加了19个亿的折旧,这是那种调整你知道是什么吗?那是会计估计的变更,是企业自己决定的。 我想解释一下,固定资产折旧,你要想加快这个折旧不是随随便便的,财政部要批准的,你要加速折旧,但是如果我这个折旧是正常的,能够反映我正常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转移,财政部不能干预,说明宝钢没有经过财政部批准,说明宝钢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调整是在它的固定资产正常的价值转移形态下进行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再推一下,它变更后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可以适应于以往,或者你没有证据表明它不适应用以往年度,这样说的话,宝钢以前年度的业绩是什么样的?它2001年的时候净利润只有25亿,光这19个亿跟25亿是什么关系,它去年还做了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提升。我还告诉大家我不仅看过宝钢股份的年报,我也看过宝钢集团的年报,大家都说宝钢是中国的赢利大户,我告诉你那是宝钢股份,那不是宝钢集团,宝钢股份赢利几十个亿,在过去几年二十多个亿、三十多个亿,但是到了宝钢集团那里屈指可数,意味着宝钢集团除了上市公司这一块资产以外,其他资产是亏损的。 有一个说法,当然我是随便说,这一次宏观调控过热,有一个说法是宝钢阴谋论你们知道吗?因为宝钢的成本跟铁本的成本差距甚远,宝钢意识到如果铁本好的话它就垮台了,想想中国的事情吧,咱们从这个里面去讲很有意思,治理过热最好的手段、途径就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只能降低成本,只能导致供过于求。 还有一种是独立性瑕疵就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你去看看18世纪初南海事件,这个公司法则的变化围绕的一个就是独立性。当英国国会聘请了一个公共会计师叫施耐尔到南海公司查帐的时候,他可能判断投资者已经是上当受骗,但是那个时候还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后来他们就发现,如果公司管理当局没有第三方力量监督的话,它可以胡作非为。那个时候的管理当局都是没有独立性,他们是一个集团,或者是大股东操作下就形成了那个东西,没有第三方,这个中小股东是不独立的,后来一个漫长的时候,后来不是出台了一个公司泡沫鼓励法吗,到了19世纪40年代,1844年英国公司法就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定,英国公司法是全球第一部公司法。它就规定一定要有监视会,监视会负责监督董事会,这样由监视会和董事会共同构成公司管理当局,这样公司董事会就有了独立性。监视会是最高管理机构,美国的做法就是独立董事,监视会一边站,没有必要搞这个东西,而且监视会是事后监管的,它没有权利,一定要在董事会内部搞一个力量,这就是独立董事,既然你董事是独立的,能够代表中小股东你就没有必要再去搞监视会了,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既没有那个也没有这个,既没有那个的独立性,也没有这个的独立性,换句话说那个是花瓶,这个也是花瓶。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说法,美国说应该治理三个专门委员会,它的专门委员会是一个独立议事的机构,如果有一个董事会的话,专门委员会里面的任职是专门的,你不能说是加查任职。这个是一个议事机构,三个人不是一个议事机构。独立董事就得有九个人,我们现在净是九个董事请三个人,肯定是不够的,中国的很多问题看上去是马,实际上不是马,所以是白马非马,中国的很多事情都是中国,德隆在融资的过程当中,在它竞争的过程当中,它做的就是白马非马,它整个的中国市场,过去有一本书卖得很好叫《浅规则》,《浅规则》的逻辑就是白马非马,或者是擦一个边边,我这不叫犯规。 所以,我们在进行这个研究的时候,真是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些分析,并不是说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去干,搞得真是非常地辛苦。我瘦了十斤。大致是这样一个,反成两类,我们都把这方面的情况提供给大家了,做了一个总结,在光盘里边我们都有,这方面我想我们就这样简单地说一下,还有哪些问题? 主持人:各位还有问题吗?如果没有的话,就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希望对大家的新闻报道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信任度,谢谢!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