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度时代来临 失信者不好混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 13:00 证券时报 | ||||||||||
    由江苏琼花(资讯 行情 论坛)公开发行申请材料及招股书虚假陈述案引发的大盘下挫令投资者颇感不适。它不同于以往由于担心上市公司业绩滑坡而出现的价值回归行情,也不同于此前的庄股行情,更不同于早期的扩容敏感行情。就成因及后果来看,可以将它归结为信任度行情,或由于上市公司信任度缺失导致的股价下跌。     这不是孤立的。许多投资者相信,今年出现的大盘下跌行情是从德
    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曾经发布了一份反映投资者如何看待市场信息的信任度指数报告。尽管这项颇为前卫的信任度研究并未涉及到公司信任度标准,对公司治理和财务报告的关注颇为肤浅,但是依然引起华尔街的高度重视。此后,从华尔街到欧洲股市,投资者对缺乏信任度的公司避之唯恐不及。在很大程度上,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会计丑闻之所以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信任度以及信任度投资导向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翻开欧洲著名上市公司年报,在致股东的信中,总裁们最关心的事项不是业绩增长或滑坡、不是竞争加剧、不是经济全球化以及生产力转移、不是汇率波动、也不是贸易保护主义,而是公司信任度。总裁们会开宗明义地对各位股东过去一年给予公司管理当局的信任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诚惶诚恐地恳请股东们继续给予信任。     这不难理解。经济学对信任度的定义是交易及资源配置赖以进行的基础。欧洲的实践证明,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信任度缺失,并且法律及道德都不足以挽救信任度,将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破坏性替代,诸如企业破产、员工失业、环境污染、经济衰退等,甚至黑手党猖獗。在中国,许多经济学者已开始将银行不良贷款与企业信任度低下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并指出减少不良贷款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信任度,包括以强化司法惩戒的途径维护信任度机制。     推而论之,公司信任度是股票交易赖以进行的基础。相比之下,当一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应收款一般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不符合同业公允水平,或者将以往年度持续亏损的子公司高溢价出售给关联方进而掩盖主营业务中出现的滑坡及亏损,或者关联方之间利用不公允的购销价格相互转移利润、承担费用,或者控股股东以各种方式肆意占用公司资金,或者独立董事、监事会不能发挥其独立监督的作用,凡此种种,其表面业绩增长或滑坡对于投资者决策显然是次要的。     尽管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头不容忽视并为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尽管国内公司治理与会计标准不断向全球化的目标推进,尽管投资者对公司信任度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提升,尽管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但是,无论如何,继境外成熟市场后,新兴的中国股市也终究要步入信任度时代。现实告诉我们,这一天恐怕已经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