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用人关键在摆脱“干部情结”(专家视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14:48 人民网-市场报 | |||||||||
张旭光 长城的王之、三九的赵新先、长虹的倪润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三位“国字头”企业元勋因“年龄已过60岁”卸任。种种迹象显示,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对大型国企的人事调整将逐渐展开。
表面上看,是“60岁”这条硬杠让“倪润峰们”交出帅印,实则是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推行业绩考核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结果。在不久前的“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表示,以后要逐步做到“出资人决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内部竞争上岗,外部公开招聘”的用人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公开发表见解说,60岁的提法事实上沿袭了机关干部的退休标准,国资委调整“一把手”的做法事实上与过去组织部门任免干部一样,还没有把国企高管当做“职业经理人”来看待,而是作为干部看待,“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选择‘一把手’要看能力而非年龄”。摆脱“干部情结”是改进国企接班人任用制度的当务之急。 黄速建认为,作为监督者,国资委应该制定规则、执行规则。用市场化的方式来选择经营者,需要一套完善的公开的选拔程序,以及相应的奖惩考核规则。国资委或许可以成立一个由业内专家组成的专职委员会,来决定大型国企的重大人事任免。 《市场报》 (2004年07月20日 第二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