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看紧流动资金 股权融资望梅止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09:30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杨筱 尽管只是一次论坛上的演讲,周小川此番表态仍旧狠狠刺痛了市场各方已经脆弱的神经。 7月8日的上海“2004中国金融国际年会”,总是笑对镜头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措辞强硬
周强调,我国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高达GDP的70%,“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的流动资金高到这个比例。”而这对银行构成相当大的风险。周举例,工行过去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最多,因此产生的不良资产比例相当高,已经成为下一步改革消化历史包袱的重要内容。 分析人士表示:基于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市场普遍预期紧缩政策将有所放松,周此番讲话不仅粉碎了这一幻想,更传递出监管层还要压缩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信号。 受此影响,上周一股指再度全面下挫。央行出击短贷长用 企业再挨“温柔一刀” 江苏一家化工材料企业老板朱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银行贷款已经很难拿了,他的工厂里正在扩建的第三条生产线已经处于停工状态。朱承认,此前自己拿到的贷款也都是一两年的流动资金,而这些钱他大都投进了企业扩张。“流动资金贷款同中长期贷款相比,利率比较低,而且容易获得。”朱说。但现在,流动资金贷款也难申请了。 某商业银行人士解释,银行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中途改变用途的现象大量存在,所以表面上看,好像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并不高,但事实上,大量流动资金贷款都被挪用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改投资。东海证券的孙从海博士认为,在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始终未能解决资产负债比率过高问题。先天的股本不足使大多数企业不得不依靠银行短期贷款度日,借新还旧。 而短期债务长期化为整个金融体系积累了不可忽视的风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郭田勇博士分析,企业流动资金70%都来自于商业银行,而且这些流动资金被大量用于长期投资,货币政策稍有收紧,企业就会立刻感到资金紧张,银行贷款的安全性问题也突现出来。另一方面,贷款性质和用途不匹配,在宏观调控中容易造成判断失误。监管层此次暗示要压缩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从防范银行经营风险角度来说,完全可以理解。事实上,压缩流动资金贷款不是新概念,银行内部一直强调,中长期贷款流动化,流动资金贷款票据化。 某商业银行从事信贷业务的一位人士对记者分析,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减控贷款总量,但纯粹减少流动资金贷款,对央行来说操作并不容易,以前也从来没有这样尝试过。监管层可能更多地通过“窗口指导”,指导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从资金供给总量上看,应该不会再有明显减少,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应该有限。但从短期看,肯定会加剧企业资金紧张局面,给已经很脆弱的企业带来一定压力。 相对银行业人士的从容,记者从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听到的反映则要强烈得多:“银行觉得三五个月、一两年调整不是问题,对我们,就是继续生存还是关门的问题!”一位小企业老总激动地说。企业银行同业谁真受益 股本金融资尚雾里看花 企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现实如何扭转?除了通过上市直接融资,周小川还提出,老百姓多年来习惯和商业银行打交道,应该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和客户资源发展股权融资,如股本金基金、债权型基金。 孙从海认为银行搞股权融资有其优势。一般而言,银行的信息搜集成本低于普通投资者,企业贷款情况、资金往来等银行很清楚,利用银行现有的企业资信系统,以基金的方式来参股好的企业,既降低了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成本,又提高了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同时,银行介入股权性融资后,银行信用就被纳入市场,客观上提高了资本市场的信用水平;加上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对所投资企业的日常监管会大大加强,也提高了资本市场整体的监管水平。 但某商业银行人士对这一思路表示质疑:首先,银行介入股权融资还只是一个设想,实施尚需时日,短期内对于企业没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银行从事股权融资意味着分业经营要向混业经营转变,短期内操作很难。 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秦池江则认为,发展股权融资不应该通过商业银行推进,应当是证券市场的责任。秦认为,除了道德风险之外,证券市场搞一套企业上市融资的办法,银行再单独搞一套股权融资,只能带来更多麻烦。“股票都搞了十几年了,还有很多遗留问题。银行再搞一套股权融资只能乱上加乱。而且,银行搞股权融资标准如何制定?操作方式、谁监管、如何监管、怎样组织,需要新建一套系统,操作上有问题,不是一个好办法。不如把现在的证券市场完善起来,让企业达到标准就去上市,不能上市就发行债券融资。” 另外,商业银行既经营贷款,又搞股权融资,什么样的企业贷款,什么样的企业股权融资,界限很难划分;对于企业而言,其实所有的资金依然来自银行,并没有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 从金融机构发展制衡角度看,孙从海认为,银行发展股权融资对现有基金管理公司基金业务和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业务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无论是信用水平还是信息拥有量,现有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都无法和银行相比,银行一旦介入同质的股权融资,大规模资金转移恐怕不可避免,对基金公司和券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不考虑。 另一方面,即使银行推行股权融资,也会只选优质企业,依然有进入门槛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股本金基金发行的规模不宜过大,防范因为企业作假等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