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城市应急如何避免“庸人自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09:22 中国经济时报

  杨耕身

  虽然气象部门预报的中到大雨一直没有下,但从7月17日开始,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工作人员就全部上岗,并先后两次启动了应急预案。据7月19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指出,“今后只要气象台发出雨情预报,各个防汛指挥部都必须随时待命,根据情况启动防汛预案,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你的IXUS500超值礼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在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之后,北京市城市应急机制的这种转变令人赞赏。较之于过去那种相对迟钝的应急反应,“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防汛思路无疑更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更能降低风险损失。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北京此番“虽无大雨,应急预案两度启动”,我们却很难说这样的一种应急机制是成熟或最优的。而在几天前的“大雨灌城”事件的映衬下,这种过度反应更显得有了些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的意味。成熟的应急机制是既能应时而动,也不“庸人自扰”。这就要求城市应急管理必须建立在内在的科学性之上。因此,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反应滞后或反应过度,都不是科学的结果,都同样是显示出应急机制的不足。

  就北京此次“应急预案两度启动”来看,主要的原因是气象部门的雨情预报失准,两次预报的大雨都没有下,造成了相关部门“空忙一场”。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单单指责相关应急部门“反应过度”,也有失公平。但也要知道,就一个城市对于灾难性天气环环相扣的应急系统而言,相对准确的天气预报同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气象预报的失准必然带来预警机制的失灵,也必然给公共管理部门带来被动。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似乎谁也不能保证天气预报必然非常精确。但对于城市应急及公共资源来说,要求天气预报的相对准确却是应有之义。好在,此番连续两次雨情预报严重失准表现为预报有雨而实未下,其结果只是让相关部门一场空忙,假如表现为预报无雨到头来却是一番风飘雨摇,其结果难道不是另一场“7·10”水淹京城事件?从逻辑上说,这是可能的。

  任何一种应急机制,都建立在对公共资源大量占有的基础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其应急特征,则预案一旦启动,也可能相应忽略其它日常性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城市应急系统建设必须强调“上一个环节对下一个环节负责”。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适时而动”,才能满足公共资源及公共生活对城市应急管理的要求。

  在技术手段并不缺乏的情况下,为何会出现连续两番雨情预报失准?难道说只是偶然之误?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反思的。在7月19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的文章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路路认为,城市既是一个有组织、高效率的社会,也是一个很脆弱的社会。城市化使更多的人相互依赖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城市各个部门相互紧密联系。假如哪个环节有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城市的瘫痪。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追问的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问题,而仍然是整个城市的应急链条。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