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缚住“蛮牛”?(观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08:59 人民网-市场报 | |||||||||
周士君 牛群“消失”了,蒙城“迷乱”了。当年牛气烘烘的牛群,却突然从其打拼的那片江湖中淡出,并变得影踪全无了,这可急坏了当初那些在生意场上与之合作的债权人或合作伙伴们,也更使得众多长期讨债不成的债主们,迅即陷入了迷乱和恐慌。这则消息来源于7月14日出版的《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年,仅仅利用自身拥有的那点“名人效应”单枪匹马南下打拼的牛哥,从在蒙城县政府“挂职挂靠”,到蒙城县人大“明媒正娶”,竟然一切都是显得那样的水到渠成。当两年前,通过安徽蒙城县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正式选举,本乃属“挂职”闹着玩玩的牛群牛副县长,竟然凭借323票赞成、7票弃权的选举结果,顺利当选为蒙城县政府副县长,接着又当上了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就这样,在相声界小有名气的牛哥,几乎没遭遇到任何的障碍,竟轻轻松松地跨入了政界,还名至实归地掌上了实权。因为在名人光环的照耀下,身份本就有点特殊的牛哥突然间更不按规矩行事了。在蒙城副县长的位置上,他又同时干起了实业,而且亦官亦商,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此后,在牛哥的名片上除了副县长头衔之外,他竟同时兼任五家公司的董事长,而且是“蒙城五子牛教育有限公司”和“蒙城五子牛饮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此亦官亦商的“红顶商人”,可谓为官之大忌,因为这种万能身份对正常的市场秩序所产生的破坏作用着实了得,可是因为牛哥是名人,他竟然如愿地做官经商两不误了。牛哥就是牛哥,牛哥真牛! 其实,牛哥与蒙城县合作之初,也的确利用其品牌效应,给蒙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2002年蒙城县委宣传部的一份总结报告中显示,牛群挂职两年当中前后为蒙城引资金额近5亿元,而且不包括其品牌效应所产生的无形资产增值。而此时的牛哥已不再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向媒体透露说其不但做“品牌县长”,更想“做点实业”,而“蒙城人民给了他这个机会”,使其摇身一变成了有职有权而又有实有业的“红顶商人”。然而,当牛哥真正将其一只脚踏上“商船”后,其身上经济管理无能的缺陷开始暴露无遗。用蒙城某位官员的话说,喜欢务虚、擅长制造舆论又完全没有从政经验的名人牛群,显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工具被人利用着在政治领域发挥作用。他单枪匹马下蒙城,凭直觉和艺术家的浪漫天性干活,但对农村、对从政、对实业,他显然完全没有概念。如此,这头在名利场上得势的“蛮牛”便留下许多蛮干的足迹,甚至如同瞎牛跳枯井,最终不得不在债主的围剿声中悄然遁去了。 从牛群在蒙城县的起起落落,可以看出国人对一些为所欲为的名人固有的宽容。对于一些名人来说,只要其向公众展示其脑子中哪怕是瞬间火花迸发的一个念头或愿望,而且哪怕是在其愿望与现实之间横亘多少“硬性”的沟壑和障碍,也不乏有人出来通过“特例”来成其之美。于是,许多名人干起工作,搞起事情来,就不再囿于规矩的规范和约束了。但是,名人是人不是神,普通人不按规矩办事会失败栽跟头,作为名人的牛群,自然也不能例外。 《市场报》 (2004年07月20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