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投资型保险发力:保险公司重振市场还需过三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13:31 上海证券报 | ||||||||||
    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寿险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遭遇了近年来罕见的保费增长"寒流"之后,近期欲借助集中推出新一代投资型保险的契机,重振市场雄风。     基金保险跷跷板?     据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公布的数据,1至5月上海保险市场寿险保费收入
    与此同时,基金的销售倒是掀了一个小高潮,尤其是在市场强劲反弹的第一季度,更是诞生了首批百亿规模左右的巨型基金。虽说市场的起落直接影响了销售量,但正如前几年的保险井喷行情一样,基金的启蒙教育已经完成,投资者对于这一事物已经接受,所考虑的只是一个"选时"的问题了。     出现基金保险销售"跷跷板"这一迹象有多个原因。一是产品本身存在相当的替代性。目前的保险产品中,除了原有保障功能外,分配收益是众多保险"卖点"之一;然而由于在投资渠道和品种上保险更受制约,因此"卖点"反而成了"软肋";二是销售渠道局部重复,出现替代性的机会很高。目前,银行保险的量已经占到了整个保险销售相当的比例。同时销售保险和基金的银行职员并未受到较好的专业知识培训,销售多于营销。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本身的投资冲动基本决定了购买产品的类别;三是部分客户已拥有了传统保障型保单,但其另一大需求在保险产品中没有很好的产品对应。保险增值功能的弱势被凸现无疑。     基金保险真的成了跷跷板?也不尽然,如果说一季度基金销售空前火爆分流了寿险保费,但在基金销售出现顶峰后的下滑后,保费也未能同步反弹。持币观望者还是大有人在。其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那就是缺乏真正能够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依旧匮乏。     遭遇行业整顿阵痛     事实上,寿险保费增长的下跌除了外因之外,内因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如果说,前几年随着大批新公司的开业带动的保险推广热最大限度地启动了人们潜意识中的保险意识的话,那么,随着市场的调整,以及产品需求阶段性饱和的出现,出现连续"长阳"后的调整既是必然的,同时也是必需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房产、股市、基金等投资渠道的拓宽,对保险资金的抽取效应今年集中开始显现;而连续几年保险业规模发展得太快,一些产品从生命周期看已经缺乏热点,市场确实到了该进行结构调整、推出新产品和新业务的时候。当然,从去年底开始寿险公司纷纷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不少大型公司因为筹备上市对经营效益提出更高要求,而不再一味追求保费规模,也是寿险业下滑的一个内因。     简单地依托新拓展的投资渠道设计投资型产品去夺回"基金抢走的客户"显然会有问题。海外市场之所以投资型保险盛行,一方面与其过往十年的大牛市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整体制度安排上的税收优惠等强制性政策同样十分重要。事实上,简单地将认为保险可以替代基金,或者基金可以替代保险都是不现实的。毕竟在海外市场,无论是保险产品,还是共同基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客户群。     保障+理财     保险公司近期集中出击投资型保险产品领域,一方面反映出其对客户需求的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则再度反映出保险产品本身开发的疲软。     业内专家指出,国内保险公司现在提供的附加服务很有限,低层次的同质产品竞争是导致行业整体疲软的一个本质。     保险公司再度出击投资型产品市场,可以说是一种当前环境下的权宜之计,当然也可以视为未来走"保障+理财"之路的预演。困扰保险公司发展的投资渠道拓宽已经启动,并将在近期加速,相信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本身的经营风险,也对其开发新产品,提供更多针对性的专项保险产品提供了财务渠道。     依靠当前热销产品去抢占市场份额短期来看有一定的针对性,但这并不妨碍保险公司在自己的业务强项上坚持下去。术业有专攻,投资并非保险之专攻,不少合资公司将目光瞄准了本土保险公司没有注意到的市场:老年险、女性险、儿童险等就是长期考虑的一个结果。     保险的本源是保障,寿险公司要真正重振雄风:一是加强开发新品;二是拓宽投资渠道;三是要寻求销售新途径。在目前我国分业经营政策依旧不变的大环境下,投资型保险的持久竞争力到底有多大,实在还将面对严峻的考验。或许,由此引发的深层次制度改革,才是寿险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