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逐鹿中高端市场(地产英雄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00:3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李小刚

  杨小平的办公室在上海淮海路上的“上海广场”里。作为中海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这个写字楼里办公使杨小平能够天天出入于自己开发的项目中,更好地审视自己公司的作品。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杨小平说,中海走的是中高端路线,质量对公司的发展致关重要,因此中海十分重视公司产品的质量。

  事实上,对于2001年来到上海公司的杨小平来说,当时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产品质量问题,更重要的也许是公司运作本身。

  从几百万到2个亿

  “中海上海公司的利润从几百万到现在的2个亿,上海公司已经成为中海集团中利润最高的地方公司。未来两三年上海公司主要任务是提升自身在上海地产界的地位和品质。”杨小平告诉记者现在上海公司的发展很好,今后的前景也很光明。

  不过,与现在的骄人成绩相比,此前的中海上海公司还在低谷中徘徊。“1997和1998年上海公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公司主要的几任领导调整频繁,公司的业绩始终不很理想。”杨小平所说的困难正是当时地产企业所面临的特殊时期,许多的地产公司都遇到了市场的严峻挑战,而此时的中海上海公司又加上主要负责人的不断变动,面临着巨大困难。

  杨小平说自己从2001年来到上海任总经理已经算是任期最长的,可想而知当时多么动荡。“之前上海公司在种种问题之下积压了20多个亿的产品没有销售出去,上海公司的情况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上海公司员工的失落感很强,公司的气势比较低落,因为此前中海在上海打浦桥地区的项目做得很好,但是当时已经很难再感受到之前的辉煌。”

  杨小平认为自己来到上海的这段时间是自己职业生涯里比较艰苦的一段时间,他觉得当时最先要做的事情是怎样稳定住公司员工的情绪,“关键是让员工有个好的前景,觉得公司是有发展前景的。”因此他尽快让积压在手中的海悦花园和翡翠别墅开发上市,争取在二三年内解决完手中的项目,而后是将年轻人推上来。

  “当时已经决定将公司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地产项目上来,不再搞工程。当时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被压在下面,把他们放在了工程部门里。所以上海公司开始淡化工程方面的精力,也把年轻人都调到项目上来,让他们参与开发,把他们推上来。现在公司的部门经理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杨小平的想法是让年轻人有事情做了,大家也就都看到公司的希望,公司的气势就能起来。而后来的结果也的确如此,中海上海公司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连续3年公司的利润都在亿元以上,产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中建系统的工程师

  1994年进入中海发展的杨小平,此前一直在中建系统,是个做了二十几年地产项目的工程师。自从他进入中建之后就没有再出了这个系统,就连进中海也属于内部的调动。

  “在进中海之前我已经在中建系统海南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任副总经理,但是当时调入中海之后由于中海实行的是香港公司制度,因此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职位,只要你刚进来仍然要从基层做起。”

  杨小平来到中海之后还是做了工程师,而后当上了部门经理,在人手最紧缺的时候,他同时负责三个部门的工作。由于当时广州公司刚刚组建,因此发展也比较快,杨小平也抓住了机会做到了广州公司的副总经理和之后的总经理。

  作为亲身参与从无到有而发展起来的广州公司,杨小平的感触很深。“当时中海在广州的知名度很低,招聘员工时根本就没有人认识中海,记得我们在发出招聘广告之后,只有湖南一个学校毕业的工程师来应聘。”

  但是中海后来由于做了广州最高档最豪华的项目而一炮打响,中海在广州市场的地位开始渐渐确立。“广州公司创造了当时许多广州的第一,第一个做了样板房,第一个做了精装修房,而且从此广州有了装修住宅的标准。”

  杨小平谈到当年广州公司的创业历程时,掩饰不住自己的自豪。但是他认为中海能在广州获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中海本身是香港上市公司的影响。杨小平告诉记者,作为改革开放后最先一批获准到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能够像中海这样成功的不多,因为中海完全执行了香港化的制度,而且充分实现了本土化,有90%的员工是香港本地人。

  “中海在香港的成功使中海成为既不同于外资,也不完全同于国企,而更像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地产企业。”因此杨小平认为中海在广州乃至后来在上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很好地借鉴了香港企业和香港地产市场的发展经验。

  宏观调控是机会

  杨小平告诉记者,中海不仅在上海坚持走高端路线,而且在其他的地区也依然是开发中高档的产品。

  “之所以中海坚持走高档住宅的路线,是因为中海的项目从设计到用料标准都降不下来。我们对各种建材的质量要求很严格,所以成本很难降下来。”杨小平表示,因为中海是建筑出身,因此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很高。

  与其他的一些地产企业不同,杨小平认为目前的宏观调控对于中海的发展是个好机会。“在资金问题上,因为中海是在香港上市,可以从香港融到资。而且现在的银行虽然是收紧信贷,但是他们是向支持大企业转移,因此像中海这样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

  杨小平说,今后地产市场会更加规范和理性,去年年底前土地价格有一些虚高的现象,经过现在的调整会更趋合理。因此中海不但没有资金方面的压力,而且现在上海公司资金结余有7个亿,在6月底之前可以动用的资金有5个亿。“我们准备用目前的资金去储备更多的土地。”杨小平为上海公司作了更为深远的谋划。

  除了中高档住宅之外,中海还在开发高档写字楼。据了解,目前中海在上海已经开发了4幢甲级写字楼,还有一幢也要开发。

  不仅在上海,据记者了解,中海上海公司也已经进入南京和苏州的市场,而且表示只要有土地,将会进入长三角其他的城市。

  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杨小平还透露,中海地产有限公司将在上海上市,目前已经度过了培育期,而且公司的国内总部将放在上海。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19日 第九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