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专家热议中国经济走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00:2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编者按: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金融界十分关注的200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GDP增速达到9.7%。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三位经济专家,专家们就统计局发表的数据作出了见仁见智的分析解读,同时对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作出了展望。

  厉以宁:当前应该“有保有压”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不要把9.7%想得过高了,这个增长相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是正常的。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和分析来看,和去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确实比较好。其中,我国投资的惯性仍然存在,投资比重大,特别是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我国的投资过热了,但是,整个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出口和消费也能保持一个好的势头。

  当前应该保持一种“有保有压”的态度,下半年应该注意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些薄弱的环节,切实要把农业投资加大,这对农民收入增长才有好处。在电力能源和交通运输等建设上,也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

  应该看好对外贸易,但受到一些国际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如果还不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的困难将会更大,所以一定要提高出口竞争力,发展自主的知识产权。

  当前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的技术工人短缺不容忽视。我们有很好的经济发展时机,如果没有熟悉的技术工人,我们仍然不能发展工业技术。

  按照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GDP增长还会保持在9%以上。

  巴曙松:重点进行市场化体制改革

  为了避免和防范经济的大起大落,从当前的经济走势看,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大落的危险性在上升之中,二是信贷波动情况也隐含着令人忧虑之处。

  从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来看,不由内部自主调控决定的色彩颇浓,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外部资源制约和冲突可能日增。如果继续出台新的大力度的综合调控措施,有可能使得我们在失去经济稳健快速增长的同时,不能避免通货膨胀的持续高位徘徊。因此后续调控措施是否具有深化市场和开放经济的视野,调控措施的节奏和力度是否把握得当至关重要。

  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重点,应当是在现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背景下,重点进行市场化的体制改革,特别是针对导致此次宏观经济过热的体制性缺陷进行重点改革,从而巩固现有的宏观调控成果,为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对资源短缺问题应当有市场化的战略眼光,不能主要依赖行政管制。要推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从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着手,探寻理顺中央不同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关系的可能途径。

  赵锡军:下半年经济走势将更加平稳

  下半年估计基本还是会沿着上半年比较快速增长的轨迹迈进,下半年宏观调控手段继续发挥其作用,可能会使经济走势更加趋于平缓,总的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很强劲的。在经济发展起飞这个关键时期,受发展不平衡因素影响,其风险也会较大,有关部门应适时推出过滤风险因素的对策,才能使经济在保持相对较快的形势下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

  尽管GDP基数已经比较大,但下一阶段还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经济建设为目标,不能只为提高GDP而导致其他方面发展出现失误。发展经济受到环境因素、人口因素和能源因素等的影响,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能源问题的解决。

  目前情况来讲,利率的调整需要评估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率需不需要调整,一个是调整要实现什么目标,能不能实现目标。我个人判断,需不需要还难以回答,但在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调整利率要实现什么目标理由并不充分,利率的调整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也不能成为调整微观经济行为的杠杆,抑制经济过热也并不明显。

  (国际金融报实习生 郑莉莉 采访整理)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19日 第一版)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