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管收入突飞猛进 谨防上市公司成提款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7日 13:00 亚太经济时报

    客观来说,不管是公众股东还是媒体记者,都不是惟恐天下不乱之人,关注上市公司高管收入甚至对高管的高薪提出质疑,并不是主张回到大锅饭时代、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也不是要损富裕以补不足、鼓动社会仇富心理,但是上市公司高管突飞猛进的收入确实给了大家一些疑惑。

    经过5、6月份的股东大会高峰期,目前两市1300多家上市公司基本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已召开了2003年年度股东大会。在众多公司的200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高管薪酬依旧是参会公众股东及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

    客观来说,不管是公众股东还是媒体记者,都不是惟恐天下不乱之人,关注上市公司高管收入甚至对高管的高薪提出质疑,并不是主张回到大锅饭时代、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也不是要损富裕以补不足、鼓动社会仇富心理,但是上市公司高管突飞猛进的收入确实给了大家一些疑惑。

    疑惑的是,原意是激励的薪酬制度怎么没有与业绩挂钩,业绩下降甚至亏损,高管的薪酬不降反增?激励机制是否意味着高管收入不断上涨普通员工收入原地踏步甚至每况愈下?

    2003年,高管收入的畸形增长继续上演,甚至越演越烈,这种增长的不平衡性,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千方百计提高收入

    5月中旬召开2003年度股东大会的广州友谊(资讯 行情 论坛),有一份议案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这是一份关于《股权激励办法》的议案。

    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公司有为激励而降低高管经营目标之嫌。首先,该公司对高管经营目标定得相对较低,并有偷换概念之嫌,用“净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净资产x 100%)替换常用的净资产收益率,只要年度净资产利润率达到8%,高管就可以提取激励基金;其次,激励基金比例过高,只要净资产利润率达到8%,就可以按照当年利润总额的7%提取激励基金。

    有记者按上述条件现场计算广州友谊2003年的相关指标,净资产利润率为9.63%,若按利润总额计提7%激励基金,那高管(含业务骨干)的激励基金将达442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10.76%。

    放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广州友谊的高管薪酬不算太离谱,该公司的业绩在业绩和增长均不尽如人意的百货零售业中也算佼佼者,但区区十几二十个人就拿掉十分之一有多的净收益,成千上万的股东心里无论如何是高兴不起来的。

    更可恶是一些ST、亏损公司,不管投资者死活,高管们硬是要往自己口袋塞钱。如闽东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2003年度高管报酬总额为144.32万元,人均8.02万元,较上年增长68.13%,而报告期内公司正常净利润为-9348万元,较上年增长-1122.41%。

    高管薪酬与业绩严重脱钩的现象在资本市场非常普遍,亦引起公众股东的不满。在广州药业(资讯 行情 论坛)(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资讯 行情 论坛)200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一位从上海远道而来的公众投资者质问公司:高管们的收入自公司上市后节节攀升,今年的收入预计比2003年提高20%左右,为了调动高管层的积极性,提高待遇无可厚非,但是,股东收益也应该相应提高,公司连续几年每股分红6分钱,没有跟上高管收入变化。广州药业没有回应股东的疑问。

    莫忘大股东掏空之鉴

    毫不耸人听闻,上市公司因其融资资格正成为一块谁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

    当然,与大股东动辄几亿十几亿元相比,高管们从上市公司拿走的几十几百万元薪金只是小巫,但是,不合理的薪酬制度破坏性也不可小觑,就像断桥处摇摇欲坠的汽车,哪怕一只小鸟的重量也会导致它毁灭。

    记者与多家上市公司的董秘聊天,问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高管激励,得之的答案让记者惊诧不已。一位女董秘答曰,别的上市公司都这么做,我们也跟着做。这位女董秘的答案代表了众多上市公司的心声:大家都这样做,法不责众。

    由此可见,目前资本市场的高管薪酬制度根本没有一竿标尺,只要有一家公司让高管拿得多了,其他公司就呼啦啦像蝗虫一样围剿过来,也不管自己是张三李四王麻子。

    上市公司的高管收入自1998年要求披露至今5年来,高管收入年年见涨,高管拿着高薪的企业也屡有发生事故和巨亏。如海正药业(资讯 行情 论坛),仅2003年管理层一次就计提了9000万元用作效益奖,相当于海正药业当年支付给职工的全部薪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效益特别好的企业,屡屡发生安全事故,废气废水毒死人闹得沸沸扬扬,据说,该公司对高管一掷千金但在环保方面却特别吝啬。

    还有连续4年蝉联上市公司最高年薪桂冠的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2001年10月格林柯尔协议入主之前,上市公司最高亏损达到16亿元,高管薪酬严重背离公司业绩。

    众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背道而驰折射出,高管激励开始变味了,变得越来越危险越来越不利公司发展,警惕高管掏空上市公司已不是杞人忧天了,监管层应该从刘海峰宋如华们卷走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事件上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作出反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上市公司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