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际啤酒巨头卷土重来(行业动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 04:07 人民网-市场报

  李真

  数年前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的国际啤酒巨头们,面对中国啤酒市场的飞速发展,重整旗鼓,通过与中国啤酒企业合资的方式再度进军中国市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荷兰喜力公司、比利时英特布鲁公司、丹麦嘉士伯公司等几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十家外国啤酒酿造商就曾涌入中国,希望以高品质啤酒占领中国市场。但是由于高档啤酒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不大,加之频频爆发的价格战和市场的异常分散,致使许多外国啤酒商在90年代末期纷纷撤离在华业务。然而,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些啤酒商又相继卷土重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寻找了一些中国战略合作伙伴。丹麦啤酒商嘉士伯收购了云南最大的啤酒制造企业大理啤酒;荷兰啤酒商喜力收购了粤海啤酒集团有限公司21%的股份;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公司收购了重庆啤酒近20%的股权;美国啤酒商安海斯—布希公司赢得了哈尔滨啤酒的控制权;全球最大的啤酒酿造商比利时英特布鲁公司继今年3月份收购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啤酒业务之后,又于近日以5320万美元取得了浙江石梁啤酒有限公司70%的控制权。

  据分析,外资啤酒巨头痴心不改,再度重返中国市场主要是出于以下四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啤酒市场规模宏大。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啤酒消费量达到2500万吨,已连续两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二是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据统计,中国啤酒市场的年均销售额高达60亿美元,且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而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啤酒市场年增幅只有1%至2%。三是中国啤酒市场利润空间较大。业内人士指出,以一般质量较好的啤酒而言,1000升啤酒能赢利500元左右,就算以每千升啤酒可获得200元的利润来估算,全国啤酒的年利润也可达到1000亿元左右。四是我国啤酒行业的开放程度变大,对外国投资者的股权投资限制减少,且中国啤酒市场目前正处于资源整合阶段,为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啤酒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整体来看,国外大型啤酒公司争相收购中国啤酒厂部分股权有利于中国啤酒业的发展。目前中国作为啤酒生产大国,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品牌多而杂,特别是资金短缺,难以形成突出的产业优势。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只有产能达到60万吨才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除了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和哈尔滨啤酒等百万吨企业之外,地方啤酒企业规模大都在20万吨以下,存在资金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国啤酒厂通过将股权出售给外资企业,可以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这有利于为国内啤酒厂家增加投入,获得后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国外公司参股之后,也带来了国外啤酒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消费理念。

  然而,也要看到,虽然外国厂商目前对中国啤酒企业没有构成直接威胁,但是潜在的强大竞争已经悄然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的品牌大多是世界知名企业,他们所经营的品牌也主要是中高档产品。尽管这对低档品牌啤酒占市场主体的中国市场而言,本土市场相对稳固,但是国外厂商如今也打起了地区牌,收购了部分中国啤酒品牌的股权,意图从高、中、低3个档次对中国本土市场形成冲击。因而,如果国内企业不借此机会加速生产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出叫得响的品牌,就必然会面临被国外公司吃掉的危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啤酒业竞争中,国内啤酒企业需要增强品牌意识,运用外来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经营渠道。同时,运用外来资本的技术、管理和理念等经验,实行“走出去”战略,将国内啤酒企业的成功经验、经营模式主动移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市场报》 (2004年07月16日 第十七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