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药品降价百姓为何难得实惠(业界聚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 04:03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董颖

  从6月7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再次下调了24种、400多个剂型规格的抗感染类药物价格,平均降价幅度30%,最高降幅达到了56%。据统计,整个行业降价金额约35亿元。时至今日,如此大规模的降价行动,究竟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多少实惠呢?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消费者:买不到降价药

  据了解,此次降价的药品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药。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患者想用到降价药并非易事。

  在医院,医生享有绝对的控制权,患者的自主权微乎其微。患者划价之前根本不知道处方上药品的价格,也搞不清医生开的药究竟是什么规格、什么剂型,在同类药中价格是否偏高。记者在北京宣武医院遇到了正在排队取药的孙女士,孙女士告诉记者:“听说药品大幅度降价,我们都挺高兴的。可是,去医院看病该吃什么药只能听医生的。”另一位陈先生也对记者说:“5月份时,我在医院看了一次感冒花了100多元,今天想让医生再开点上次吃过的药,结果,医生说那种药没有,交了费一看,比上次花的钱还多。”

  在医院开不到降价药,那么患者在药店能否买到降价药呢?记者先后来到宣武区、西城区、朝阳区的几家药店,发现很难找到降价药的影子,像左氧氟沙星片、罗红霉素、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价品种,基本上已经被同类进口药或非降价品种所取代。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哪种药降了,哪种药就没有了。”比如常用的左氧氟沙星片,在国家发改委本次降价后的价目表上,全国统一定价为21.2元,而目前药店所出售的左氧氟沙星片,只有0.1克/10片装的一种,价格都在50元上下。在丽晶大药房,记者指着柜台上50.4元的左氧氟沙星片询问:“咱们这左氧氟沙星有便宜点的吗?”柜台医生回答:“没有,就这一种。”记者问:“为什么没有?不是有降价的吗?”答:“没货。”记者又来到北京一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呼家楼药店,也是只有50.4元的北京产左氧氟沙星,记者要求购买21.2元的那种,售货员告诉记者:“现在都是只有这一种。”

  药店医院:没利润谁能干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药店不卖降价药,医生不开降价药呢?记者来到紫芝堂药店,向值班经理询问:“这次药品降价后,消费者感觉有些药的品种少了,是不是把降价药都撤下柜台了?”经理回答:“对于降价药我们都不敢进了,有些药降了以后利润太低。再有,有些降价药就是我们想卖都没地方进货。”记者问:“那降价不是就没有起到作用吗?”经理答:“这就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了。再说降价的药中有不少是处方药,都得医院开,跟我们关系不大。”

  记者又来到朝阳医院,就“医生不开降价药”的问题采访了药剂科的李峥先生,他告诉记者:“医生不开降价药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抗生类药品全凭处方,可是医生会在药品中优先选择医保药,所以不开降价药也是正常现象。”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没有利润谁愿意开降价药呀?这位人士说:“目前的常用药大约有7000多种,涉及规格数万个,比较之下,这次降价的24个种类数量还是很少,算上前几次的降价,数量也不是非常多,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当然不会有明显的感觉。而且这次降价的药属于广谱抗生素,有很多同类的药物可以替代,如果医生考虑到回扣等个人利益,他们在开药时就会有个权衡。不给病人开这些降价的药,病人怎么会享受到降价的好处呢?”

  制药企业:改头换面卖高价

  除了作为药品销售终端的医院和药店,药厂又是如何面对降价的呢?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对于国家的降价令,一些药厂开始玩起“变脸”以逃避降价。有业内人士透露:对于国家几次出台的降价措施,对有些降价药品或者列入药品招标采购的低价药,药厂通过改变外包装及更改规格,逃避降价甚至变相地涨价。

  位于朝阳区小庄的一家药店的营业员明确地告诉记者,药店所销售的阿莫西林中,没有必须调整价格的剂型。该营业员表示,因为降价药品除了药品类别外,还有详细的剂型、包装,只有一些包装和剂量是国家规定必须降价的,其余的都不是。一位业内人士披露,当药品利润空间过小时,一些药厂往往就会采用所谓的“新瓶装老酒”的对策。比如要求250毫克×24粒的阿莫西林降价,一些精明的药厂就改为生产12粒或者16粒的,规格变了,也就不在降价之列,病人当然感觉不到降价的实惠了。

  据了解,自2001年以来,我国药品累计降价金额已经高达300亿元左右,然而降价药品“见光死”的情况却严重地影响了药品降价的力度和效果。要想使老百姓真正从降价中得到好处,除了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监管政策外,推进体制改革,实行医药分业经营,在医药卫生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医疗费用约束机制等相关政策同样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医药价格问题,使降价不再是一纸空文。

  《市场报》 (2004年07月16日 第十四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