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银行股不确定因素之扰何时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 03:07 证券时报

  主持人:莫及 嘉宾:海通证券研究所 陈华

  宏观调控对银行影响几何

  主持人:今年的宏观调控将影响部分行业的增长速度及盈利前景,这些行业的变化将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的质量。请问,影响究竟有多大?哪些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陈华:2000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向好,我国银行业资产出现高速增长,不良贷款余额保持基本稳定,贷款质量持续改善。不过从今年以来中央政府频繁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紧缩性政策,其中既有市场化行为,也不乏行政性手段。

  控制银行信贷甚至紧急喊停会造成一些投资项目半途而废,从而可能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前期贷款集中于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商业银行受到紧缩政策的负面影响会大一些。不过,根据我们的了解,上市银行对过热行业的贷款控制一直较为严格,贷款比例相对较低,目前未看出贷款质量下滑的迹象。

  主持人:标准普尔在刚发表的两份报告《中国银行业面对经济放缓带来的挑战》和《中国银行业面对不良贷款压力》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下,其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比率未来6至18个月的下降趋势将可能减慢,亦有逆转的可能”。对此,你怎么看?

  陈华:2004年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增速的控制目标为16%,低于去年21%的水平。从5月份的数据来看,贷款同比增速为18%左右,增长趋缓的态势已经初步体现。银行资产增长放缓不利于不良贷款比率继续大幅度降低。但是考虑到紧缩环境下银行对风险控制的重视,不良贷款比率出现逆转的可能性不大。

  主持人:紧缩银根对银行贷款有何影响?今年银行类上市公司盈利情况预计如何?

  陈华: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第二季度上市银行的贷款增速明显放缓。紧缩政策对贷款的影响十分显著。我们预测2004年上市银行贷款增速为30%,而去年该指标为53%。不过,贷款增速放缓也使得不良资产准备支出减少。我们预计,上市银行2004年的净利润仍将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

  银行业开放压力有多大

  主持人:深发展的各项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在5家上市银行中基本可以说是最差的。但是,受美国新桥受让17.89%股权的消息影响,其股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大家预期,由于外方控股局面基本已定,深发展基本面可能会有较大改变。请问,这些改变对公司的发展有何影响?

  陈华:新桥投资拥有丰富的银行业投资和管理经验。相信新桥的入股会改善深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力度以及提升资产充足率水平。我们在与管理层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新桥对深发展的具体改制计划仍未明朗。

  主持人:外资银行开放是显而易见的趋势。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中国银行面临什么样的压力?受到的冲击会有多大?

  陈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建立在IT系统上的先进管理水平、多年积累的丰富经营经验、对雇员较高水平的薪筹体系和培训体系。因此,2006年底对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限制的放开将加大银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不过,由于分支机构较少,地域分布不广,外资银行的个人业务开拓将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对于上市银行而言,改制成功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对其的竞争压力可能更大。

  资本充足率困扰到几时

  主持人:资本充足率是困扰中国上市银行的一大问题。这种困扰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这样?为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上市银行以发可转债、次级债、增发、分拆海外上市等形式解决,效果如何?有何良策?招商银行可转债风波、浦发银行增发引起股价大跌、民生银欲发行H股也引来诸多议论,扩大资本和业绩矛盾如何解决?

  陈华:从2000年以来银行业资产规模的高速增长凸现资本充足率的问题。2004年开始施行的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严格了该指标的计算,加大了风险资产权重,不允许将银行贷款呆账专项准备金计入附属资本。资本充足率问题进一步加剧。为了在2006年之前达到银监会的监管底限,我国银行已开始有意识的放缓资产扩张速度,或实施再融资方案来补充资本金。市场对再融资的抵触情绪仍然非常强烈。无法否认股权再融资的确在短期对股价有着向下的压力,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前提下,补充资本金对中长期盈利水平提升的贡献。再融资和股价之间的矛盾不应该被绝对化。

  建行三地上市拖累股价?

  主持人:现在制约银行A股股价走势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建行在三地(上海、香港、纽约)可以会拖累银行A股股价。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华:从目前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来看,A股股价平均存在50%以上的溢价水平。尽管香港和纽约市场银行股价相对较低,建行三地上市不会从根本上改变A股溢价的现状。建行上市对市场最大的影响体现在资金面上。从以往大盘股发行上市的经验来看,资金面的压力不仅仅由银行股承受,也同样为整个市场所承受。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忧国有银行上市对银行股估值水平的负面影响。

  银行改造中的政府支持

  主持人:有研究认为:从世界各国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机构和银行的改造和重组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在1980年末美国国会拨款1300亿美元重组信托公司,解决了800多家债务资产问题;日本政府在过去数年间出资数千亿美元来解决银行业的重组,主要用于冲消坏账,注资有问题的银行;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采取多种手段,把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998年的20%,降到去年底的不到3%的水平;印尼和泰国在解决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上,也动用了大量的预算资金来化解金融风险。现在从我国金融银行的改革基本面上看,已经凸现出有彻底解决银行业的问题的要求,并呈现出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格局———对此你怎么认为?

  陈华:我国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所给予的支持力度与国际相比毫不逊色。1998年通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银行约1.4万亿人民币的不良资产。今年以来先是汇金公司的450亿美元注资,允许将原有资本金用于核销不良资产,再是信达公司拍得中行建行2787亿人民币的不良资产。不过,根据央行的态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将不太可能再剥离,尤其不可能按账面值剥离,而可能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方式处理。

  主持人:据有关方面消息,将为国内有关银行进行第三次输血行动,可望于2004年下半年步入实质性阶段。此前,中国有关银行已进行了两次大的不良资产剥离,结果是,每次剥离后没过几年,不良资产又回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有关银行是“扶不起的阿斗”吗?有观点认为,这应该从我国银行的体制上找原因。你怎么认为?此次输血,与以往有何不同措施?将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陈华:在1998年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后,到了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又达到了近2万亿。如果不对产生不良资产的根源进行改革,剥离不良资产或是注入资本金就只能是治标之策。不过,在中央政府2004年的动作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剥离或注资成为了国有银行改革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其他还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企业结构重组、上市筹资等一系列措施。剥离或注资为后者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条件,而非为减负而减负。

  银行股与经济腾飞同步?

  主持人:银行被认为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在银行业体现出来。有研究指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经济起飞之初,同样面临着不良资产问题的困扰,就如同现在的中国大陆。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这样的吗?承接这一研究观点,银行股是最值得投资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得到飞速发展后,相关的银行股无不给了投资者丰厚回报。那么,我们A股的银行股,是不是也值得如此期待呢?

  陈华:跟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不同,我国银行业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面临的不良资产问题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体制问题,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政企关系不清晰。对上市银行而言,该体制问题相对不突出。上市银行的资产和盈利高速扩张,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分享了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益处。这也是我们认为银行股值得投资的最大亮点。

  不过,相对国际同行来讲,上市银行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上市银行不是行业的龙头,规模优势不明显。其次,盈利增长主要依赖于资产增长的粗放模式,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息收益率等盈利指标没有显著提高。再次,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股权再融资对股价有短期的压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