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元:驾上汽驰入全球五百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 00:2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邹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上汽集团的总裁胡茂元上任五年后终于带领上汽集团实现了几代上汽人的夙愿。
根据《财富》的统计,上汽集团2003年销售整车78.2万辆,其中主导产品轿车59.7万辆,合并销售收入972.9亿元,折合117.2亿美元。如今,上汽集团进入了全球500强,在高兴之余,一种危机感同样会让胡茂元深信,其实上汽集团进入500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保持住这一地位。他明白今天上汽的成功只能代表过去的成绩,未来上汽真正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胡茂元1951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中学毕业后立即走进工厂当了一名工人。不久,他就与中国数百万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被下放到了农村接受劳动锻炼。但即便如此,胡茂元还是努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到1983年,32岁的他已经成为上海拖拉机厂厂长,也就在那时,胡茂元终于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学位。 1995年,上海市政府准备选派管理人员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学习商业管理,胡茂元在经过多轮竞争以后顺利成为了其中一员。但谁也没有料想到,胡茂元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呆了仅仅三个月,就被上海市有关领导召回国内,并将一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由他负责上海与通用汽车公司合作,组建合资公司。“中美双方都不得不克服许多困难,因为双方在社会、政治和法律体制上存在差异。我对我们面临的重重困难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胡茂元毅然开始了属于他的艰难创业。 在胡茂元领导下,中方管理团队提出合资公司将在两年内实现投产,但通用公司的专家却对计划表示十分怀疑,他们几乎不相信中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可是,胡茂元相信他们有着足够的实力来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于是他带领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研究出了多项新技术新方法,使2万多个子项目在55万平方米的工地上同时交叉施工、立体作业,最后从工厂破土动工到第一辆样车出厂仅用了23个月就全面完工,而且一切费用均在财务预算之内,所用时间之短,在中国堪称首创。通用公司的专家最后不得不佩服胡茂元的灵活务实,甚至认为他创造了一个新的“上海速度”。 胡茂元一直相信:“如果一项决定有利于上汽却有损于通用,那不是一个好决定。双方必须都有利。”有了公司利益至上的原则,许多问题很快便迎刃而解。有着现代管理理念的胡茂元曾经说自己是一个很OPEN(开放)的人,他的管理哲学与其他企业家的管理哲学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他经常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讲述故事,他喜欢用不同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管理观点,后来甚至有人将他讲过的故事整理成册,构著了一部中国汽车业“工作哲理大典”。 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市场的竞争,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时,胡茂元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应该有一个很强的汽车工业与之匹配。目前上汽集团已经邀请至少5家国际投资银行为顾问,准备融资10亿美元,明年整体在香港上市。如今,胡茂元以上汽集团托起了两家重量级的合资企业,而轿车生产基地的成功打造和针对WTO提出的上汽发展的设想,使得上汽集团最终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地方性企业。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16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