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电子政务沦为形象工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14:12 北京现代商报

  政府网站应该是什么样的?电子政务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政务网站大量出现的今天,这似乎不能称为问题。历经1999年的“政府上网年”,今年又被炒为“电子政务年”。而事实上,许多人在使用过程中都深深感受到政府网站的华而不实,有明眼人指出,电子政务已经沦为IT厂商炒作的概念和一些部门申请经费的借口。

  作为记者,经常会上政府网站了解最近的动态,而这些网站所能提供的信息则实在无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法满足需求。虽然绝大多数网站的首页可以显示最近的新闻信息,但如果往里浏览查询就会发现,网站上不少数据和信息陈旧不堪,甚至几年没有更新,许多网站仍然只是“首页秀”。更多的政府网站则千篇一律,信息更新缓慢,数据发布滞后,缺乏有效查询功能,互动栏目几乎没有,众多的政务网站大部分都处于“睡眠”状态。由于网站无法提供有效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几乎成了一句空话。

  有业内人士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电子政务的核心不是电子,而是政务,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这着实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提高电子政务的水平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府观念和行为转变的问题。而事实上,电子政务目前的状况是两头热中间冷,IT厂商和政府部门追捧,而普通公众却并不感兴趣。这种“二人转”式的炒作最厉害的时候,竟把电子政务吹成了“万亿工程”。巨大的投入带来后果则是浪费大于效益:成本和效益不成比例,且重复性建设太多,在很多地方,电子政务工程只是被当成了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是什么使电子政务沦为形象工程?电子政务问题背后折射的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进程不有效加快,电子政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尤其是电子政务本来最引为自豪的信息透明效应,却遭遇到部门利益的强大阻击。长期以来,政府机构的部分人员,往往利用信息的不透明,据公共信息为己有,人为地设置信息孤岛,以求利用信息垄断牟取私利。很多政府机构还习惯用“内部规定”处理公共事务,很多领导干部不会运用甚至排斥使用网络电子手段来服务公众,这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完全相悖。

  政府部门花纳税人的钱大把地投入到电子政务中去,结果只是为自己做秀和充满了某些IT厂商的腰包,社会公众却没有从中得到明显的方便服务,这似乎说不过去。电子政务是好事,但是好事要办好,这需要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上做文章。J051毛晓刚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重庆井喷事故公审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