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央行市场化转型遭遇过热 金融调控难免体制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12: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4日电 最新一期的《?望》周刊刊载文章分析了中国金融调控在“治热”中所起的作用。文章称,目前的经济过热是与政治社会等多方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结构性过热,当前的货币政策很难选择有效的手段进行调控。但央行一年多来对经济过热进行的“灭火”行动仍然成效明显。

  文章中写到,“现在只有央行才有创造货币的能力,并最终对宏观调控负责。”这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中国人民银行一位高层官员最近的表述。言外之意,如果宏观经济调控不当,板子肯定落在央行的身上。正是在这个压力背景下,2003年央行开始了转型。

  文章称,这种转型首先从人开始,一贯以倡导市场化、制度化建设闻名的原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接任央行行长,市场将此解读为央行加快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的重大标志。

  其次,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上,周小川心目中理想的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利率这样的价格型工具。在他看来,只有利率,才能在调控中防止货币供应松紧不当带来的后遗症。这一点,对于饱受过去宏观调控“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折磨的中国经济,非常具有吸引力。

  文章认为,新一轮爆发的宏观经济“过热”是场“遭遇战”。但对投资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的反应迅速准确。在许多部门和研究机构还在对经济是否“过热”争论不休的时候,2003年8月,央行就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同时加大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提高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当年底又下调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现在还无法准确测算出这些“霹雳”手段在此次“降温”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一些宏观调控部门和学者对央行的利率工具的效果却提出质疑。“从两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效果看,货币政策效应并不高。”

  在这个左右为难的过程中,向着市场化转型的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又一次“败”在了“开会”和“窗口指导”这样的行政干预手段之下。今年5月份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减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采用行政手段的宏观调控后,投资得到控制,导致信贷规模减少。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部主任徐宏源分析称,到目前为止,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态势还是制度性问题,表现为结构性失衡。这也是央行在此次宏观调控中为什么表现“尴尬”的根本原因,即用市场手段“医治”非市场的体制“顽症”。

  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扬称,在中国,利率政策的调整常常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2003年以来,利率的走势朝野瞩目,这表明中国的利率政策正在逐渐摆脱其‘侍女’的地位,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又有了相当程度的深入。但利率政策目前面临的困境也显示,适应其运行的体制环境还远远没有建立。”(王健君)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