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司主动放弃IPO申请 十年股市头一遭稀奇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05:07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4家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 记者近期获悉,在绝大多数企业对资金需求仍在膨胀的时候,却有个别已“过会”或拟“上会”公司主动向证监会提出撤回IPO(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申请(配股、增发新股或发债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5家公司撤回了融资申请,包括4家IPO和1家再融资。在这其中,有4家公司的融资申请已经通过发审委的审核,最早一家已于去年上半年“过会”。
南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最近撤回了IPO申请,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数亿元资金,该公司董事长周庆治说,南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房地产行业。如果今年如期发行上市,定会出现当年上市当年“变脸”的情况。与其到时候让投资者失望,不如主动撤退。如果硬要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包装”,也有可能蒙混过关,但这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会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上海证券报 新闻分析 撤消IPO资本市场出了“活雷锋”? 不可否认,中国股市目前是块唐僧肉,众多国内企业使尽一切手段排队等着上市圈钱。因为一上市,就意味着这些上市公司可以得到数亿元“不用还本、付息”的资金。 谁会放弃唾手可得的数亿财富?如果有,他不是傻子,就是“活雷锋”。然而,目前这4家已经过会的公司居然放弃唾手可得的数亿财富,我们相信,他们既不是傻子,也非“活雷锋”。那么,他们为何愿意放弃即将到手的数亿财富,反而承担数百万损失呢? 二级市场过冷?NO! 据了解,过会了不发股票的情形在境外市场比较多见。由于境外二级市场直接影响一级市场,因此企业上市融资必须看市场脸色。一旦赶上市场转冷,延迟或取消发行、发行失败是常有的事。我国石油巨头中海油、著名民企复星系旗下的复地集团,都曾有过发行失败的遭遇。 1999年9月,中海油雄心勃勃地进军境外资本市场,拟定了一项发行20亿新股、集资25.6亿美元的发行计划。由于美股下跌和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公司只好将集资规模缩减为10亿美元,每股招股价降低为6.98港元。然而,一直到路演结束仍不能达到最低目标,中海油被迫决定暂停发行。16个月后,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中海油重启上市计划,方才如愿以偿。 不过,在我国证券市场,IPO公司主动放弃融资确实是头一回。南方证券西南总部投行负责人刘强表示,国内股市目前虽相对低迷,近期也出现了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尴尬景象,但总体而言,还未出现IPO让券商包销、新股发不出去的情况,“行情不好肯定会影响再融资,但目前并不会对IPO产生多大影响。” 改道境外上市? 刘强指出,这些企业之所以申请撤消IPO,与二级市场关系不大,“主要是受监管和体制的影响。”据称,有公司正在考虑重新做方案到境外上市。刘强认为,这些公司之所以“舍近求远”,除了境外证券市场非常规范,有利于内地企业国际化、提升竞争力等原因外,与我国股市体制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我国股市股权割裂,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对于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而言,即便董事长身家上亿,也不过是纸上富贵而已,“因此,对民营企业来讲,境外上市更具吸引力。” 害怕监管所致? 华西证券投行部副总经理林罡则认为,越来越严厉的监管是促使这些企业撤消IPO的重要原因。林罡表示,刚刚爆出的江苏琼花丑闻,充分体现了管理层的监管决心,对上市公司和券商都具有极大的震慑作用。林罡认为,这些主动撤回发股申请的IPO企业勇气可嘉,对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公司存在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林罡警告说,问题是盖不住的,只能正视它、解决它。 据了解,这些已经“过会”的IPO企业撤消新股发行申请后,将承担审计费、律师费等各种费用数百万元。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企业还要申请在国内上市,将面临一切从头再来的局面,需要发审委重新审核通过。 记者 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