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非寿险市场变化凸现多样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01:4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王福新 卫新江

  2003年中国非寿险公司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市场份额、业务结构以及赔付率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03年各家财险公司都纷纷采取措施调整业务结构和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费用,以期在成本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各家财险公司都策略性地停办或收缩了一些效益不好的业务,加大了对效益性业务的倾斜力度。

  2003年,在非寿险市场竞争主体增加、市场竞争限制进一步放宽的背景下,产业内竞争得到了加强。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非寿险市场竞争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中国非寿险市场的日益成熟,市场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和规范。

  业务发展态势

  中国非寿险公司近3年来业务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3年中国非寿险公司业务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大型内资非寿险公司业务增长趋缓,低于市场发展水平,而中小型内资非寿险公司和外资公司的业务增长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003年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三家大型内资非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长均低于同期市场平均14.51%的增长速度。从近3年的情况看,人保财险保持了业务持续增长的态势,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和华泰等公司经过2001年和2002年的快速发展之后,2003年增长有所减缓。

  中小型内资非寿险公司和外资公司的业务保持了连续增长的势头,取得了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业务发展速度。从最近3年的情况看,天安、永安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业务发展速度,实现了连续3年50%以上的增幅;大众公司2001年增幅仅为0.94%,但是最近两年增速也都超过50%;中华联合连续3年高于市场平均增长速度,2003年增幅更是高达2.63倍;华安公司3年来业务增长起伏较大,2002年比2001年减少13.75%,但2003年的增幅却高达178.16%。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3年的业务收入比2002年增加2.76亿元,增长47.37%。外资非寿险企业的业务收入在2003年取得了38.11%的增幅,其中太平财险的业务收入更是高达一倍以上。

  市场份额变化

  2003年中国非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大型内资非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中小型内资非寿险公司和外资非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上升较大。近3年来,主要非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总体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与非寿险公司市场份额总体变化情况相一致,在主要业务险种的市场占有方面,大型内资非寿险公司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中小型内资非寿险公司和外资公司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具体来说:

  在企业财产保险方面,人保财险的市场占有率从74.37%下降到69.73%,减少4.64个百分点,其他所有公司的市场份额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在机动车辆保险方面,人保财险、华泰稍有下降,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下降幅度较大,市场占有率分别减少2.09个百分点和1.86个百分点;中华联合和天安两公司车险市场份额上升幅度最大,分别增加1.71和1.81个百分点;其他公司上升幅度不大。

  在货物运输保险方面,除人保财险和大众公司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外,其他公司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外资公司从3.63%上升到5.91%。

  在其他财产保险业务方面,人保财险市场份额上升最大,从59.64%上升到71.95%,其他所有公司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责任险方面,人保财险市场占有率下降11.77个百分点,平安财险市场占有率提高接近一倍,由2002年的5.70%上升为2003年的11.27%,其他公司也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在保证保险方面,人保财险、中华联合业务发展较快,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0.91%和23.54%,而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的市场份额下降幅度巨大,两者市场份额分别从2002年的31.56%和50.68%下降到2003年的5.46%和7.06%。

  业务结构分析

  2003年中国非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车险依然是内资非寿险公司的主要业务,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保险则是外资公司的主要业务;短期人身意外险成为内资非寿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图1从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险、货物运输险和责任险四个方面对中国非寿险公司2003年和2002年的业务结构进行了比较。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机动车辆险业务方面,大型内资非寿险公司的业务比重略有上升或者小幅下降,内资中小型非寿险公司的业务比重增加较快,外资非寿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则很少。外资非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以企业财产险为主,企业财产险的业务收入大体占到其业务总收入的40%左右;货物运输险的业务收入大体占到外资非寿险公司业务总收入的30%以上。责任险业务收入占内资非寿险公司业务总收入的比例普遍不到5%,而外资非寿险公司则比较注重责任险业务的开拓,某些外资公司责任险业务收入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其业务总收入的30%。

  2003年中国非寿险公司抓住经营人身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的战略机遇,大力拓展人身意外险,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结果。图2是2003年主要非寿险公司意外险占其业务比重的比较图。从中可以看出,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两家公司人身意外险的业务收入分别占其总保费收入的3.23%和3.52%,前者接近于其责任险的业务比重,而后者则超过了其责任险的业务比重。随着各非寿险公司加大对人身意外险和健康险的投入,这类业务将会成为非寿险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赔付率状况

  2003年中国非寿险公司的赔付率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2003年中国非寿险公司总体赔付支出达到469.49亿元,非寿险公司总体赔付率从2002年的50.4%上升到2003年的52.5%。从非寿险公司赔付率的变动来看,大型内资非寿险公司赔付率上升幅度较大,而中小型非寿险公司赔付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人保财险赔付率上升2.58个百分点,太平洋财产、平安财产以及华泰的赔付率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上升6.55个百分点、10.76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而其他公司的总体赔付率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2002年的37.64%下降到2003年的29.17%。

  中国非寿险公司近两年的赔付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人保财险、太平洋财产两家公司赔付占行业的比重(赔付比重)均比保费收入占行业的比重(保费收入比重)要高;就平安财产来说,这两个比重基本持平;华泰财险的赔付比重略低于保费收入比重;其他公司的赔付比重远低于其保费收入比重。2003年中国非寿险市场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赔付增幅要远远高于保费收入的增幅。2003年,中国非寿险市场的赔付增幅达到19.79%,而同期保费收入增幅只有14.51%。从各公司的情况看,人保财险和太平洋财产的赔付增幅低于市场的水平,但其赔付增幅高于同期的保费收入增幅;平安财产和华泰两公司的赔付增幅远远高于市场增幅,同时保费收入增幅都低于赔款增长幅度;其他非寿险公司由于其业务规模较小,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其赔付增幅也很高,但其增幅远低于前者的水平。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14日 第十一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