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用行政手段不如用“技术法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时报时评鲁宁

  上周五的《东方早报》报道,7月1日起,国内2000多家没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已全面停产。这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下达的“停产令”是强制性的,停产企业约占国内现有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约40%,只要上了“黑名单”,不管你先前生产的药品是否合格,一概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监管部门这一回办事如此硬气,是因为手握GMP的“撒手锏”。GMP系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只要你的生产硬件和质量控制技术条件达不到GMP的要求,对不起,纵然你所生产的药品很畅销也不行。

  药品生产人命关天。可在中国,诚如有位药监专家所痛斥:“开药厂有时候比开服装厂还简单。”此话并不夸张,曾经,不少的医院买一堆“瓶瓶罐罐”就敢生产病人打点滴用的“大输液”;放在两年前,若问啥叫GMP?保不定有半数的药厂头儿们还不知所以然。

  淘汰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药厂,属于行业内的优胜劣汰,这样的调控过去往往采用行政手段(多数情况下常常调控失灵)强制关停,而事后又“死灰复燃”。其实,可供用来调控的手段有多种。本次借用GMP认证手段实施制药行业内企业关停并转,堪称为用法制手段调控行业结构的一个范例,而且还巧借了“外力”。

  有两个方面明显感觉到“外力”的存在,一是全球范围内对人权保障领域、范围、内容的不断“进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中国亦已入宪。此时,若再对患者的健康权和生命权“照顾不周”,到哪儿都得承担“问责”的压力。二是GMP不光是个一般意义上的质量控制管理规范,而是一部全球都认可的“技术法规”。并且,该“技术法规”还属强制执行之列。

  GMP属全球制药行业的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则属行业内的资质认证。对于全球的制药企业而言,能否通过GMP认证,系营销竞争和新药开发竞争之外决定本企业生与死的“鬼门关”。换句话讲,拿不出“通行证”,你就别想再迈进本行业的市场大门。我们常说市场经济本质上又属法制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所有制药企业强制性参加GMP认证,可看成中国制药行业开始迈进了法制经济的“门槛”。而2000多家企业由此遭到市场淘汰则系迈“门槛”所支付的“必要代价”。

  中国引入GMP概念到大规模组织GMP认证也就二三年光景。若这一回的结构调整还是采用行政手段为主,依赖于层层转发“红头文件”,要想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消灭”2000多家药厂谈何容易?同理,就那些剩余的被通过的60%而言,GMP认证过程虽令人“脱层皮”,但过了这道“鬼门关”,企业的生产硬件与技术质量控制也就上了一个新平台。

  当今世界,原先“冰凉”的技术规范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日益突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正是强调以人为本,对有可能影响百姓健康生命的主要日常生活用品,国际标准化组织均已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标准并予以强制执行,这些国际产品标准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均须采纳运用。据此,我们认为近期可借助国际性强制实施的“技术法规”进行结构调整的行业,在中国至少还可包括化妆品、保健品、低压电器等等。

  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宏观调控任务多多,对不同的调控对象当采取不同的调控对策。许多时候,“红头文件”不如法规管用,而后者又不如“技术法规”管用。上文所言,又是一个巧借“外力”而加强行业生产监管的范例。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