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降价 心态还没有降到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 15:0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刘元煌 记得几个月前一汽大众董事长竺延风作客央视“对话”,还正是汽车厂家得意之时,台下嘉宾质问捷达价格偏高,竺董事长颇有风度地微笑着反问,既然卖得出去,为什么非要降价呢?一时间嘉宾无语。
日前,低迷的车市上传出上海大众POLO欲停产之事,上海大众方面只想把原因归咎为中国消费者不成熟,甚至不惜抛出“在中国推出POLO是个错误的决定”的论断。显然,POLO不得已降了价,但是大众的心态并未调整到位,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进入全面竞争局面认识的误判和维持暴利的惯性心态仍然没改变。 上海大众方面认为在中国推出POLO是个错误决定的原因在于中国消费者不识货。 其实,没有中国人否认POLO是款好车,又是第一款在中国市场上全球同步推出的车型。但是,各国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凭什么只要有了高科技设备和精良的制造工艺,就一定会畅销呢?上海大众把原因归结于中国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这里从深层次表现出大众方面的傲慢自负和对中国消费者的一种长久以来形成的歧视,其潜台词是:过去20年,桑塔纳这样的老爷车型不是一直畅销吗,那么,我终于为你们拿出一款更好车型,你们怎么能够不喜欢呢? 不能否认,中国消费者有不成熟之处,但是当初POLO作为第一款全球同步车型推出之际,中国消费者还是满心欢喜,怀有期待的,只不过由于它的定价较高,才使许多钟情者望而却步。但试想,POLO的定价可能一步到位吗?不可能,因为上海大众的整个价格体系摆在那里,POLO定价“低”了,桑塔纳怎么办? 其实,对于在中国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的大众来说,维持高价格和高利益,一方面是在培育竞争对手,另一方面阻碍自身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经济条件下,暴利是不会长久的,前两年中国汽车行业平均高达25%以上的利润率,比起国际市场5%的水平,显然不具有持久性。何况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全面竞争和重新洗牌阶段,大众对于市场快速变化的认识显然并不充分。相对成功的,只有大众培育竞争对手的高价位“策略”。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公司在中国具有先发优势,并因此获取了大量利润,作为既得利益者,这些公司如果只是希望维持这种局面,市场一定会对他们说不。如果还是为高利润的丧失而心痛,下一步这些公司失去的只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