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出国培训的非意图后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 14:5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秋风 在这个唯理主义的时代,学习知识被视为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党政官员也同样如此,干部选拔制度已经促成了某种学历崇拜、考试崇拜倾向。据《中国青年报》7月7日报道,党内中高层又悄然兴起境外学习热潮。
北京计划到2008年,使全市80%以上的区县局级领导班子至少要有1至2名经过国(境)外培训,要培养100名外语听说读写流利的区县局级领导干部。 而北京还不算拔尖的。有个沿海省份,3年中有54名厅局级、1325名县处级党政官员到欧美发达国家接受为期3个月以上的培训。 有专家警告说,这种领导干部出国培训热,已经有了“大跃进”的味道。至于普通民众,也许因为已经看到了太多变着花样公款消费的门道,因此他们不免怀疑,这是不是另一种公费旅游? 这且不管它。我们可以公正地假定,各地组织中高层领导干部出国培训,确实是希望通过出国考察,改变领导干部们的观念,充实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管理社会的技能。然而,即便确实如此,付出那么高昂的成本,让这些领导干部到境外接受培训,值得吗? 毋庸置疑,通过境外实地考察,领导干部们确实可以开阔视野,改变观念,掌握一些有益的知识。尤其是对于政府部门中的专业管理人员来说,这些专业知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工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金融、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知识。如果你不了解国外的法律,那么,你就无法与外商签订合同。但这样的知识是否用得着到境外学习,恐怕是值得研究的。 同时,出洋培训还会强化地方官员们的理性自负和只争朝夕的心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种种面子工程,都与这种急于求成、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现代化的心态有关。 前一段大家热烈讨论过的仇和,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他在安徽沭阳和宿迁所进行的改革,具有显著的理性自负色彩:强行扣除干部工资用于基础设施基础,强制拆迁进行小城镇建设,强制某些触犯某些规章的民众到电视上悔过,强制农民种植杨树,强制干部招商引资。 有趣的是,仇和是搞科研出身,又曾在美国接受过培训,而他接受完培训后所形成的结论竟然是:必须利用目前的权力相对集中,用人治来推动法治,用不民主的方式来推进民主。他认为,自己怎么施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取得的结果,只要有了GDP的增长,老百姓就高兴了。 一种急于求成的激情,与知识所带来的理性的自负,导致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主掌一地的官员的专业知识越丰富,越热衷于进行超现实的全面规划。地方的发展完全按照负责官员的方案、规划展开,发展一个地方,被当成了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官员们以科学计划、规划的名义强化政府权力,抑制市场的发育、社会的发育。而种种侵犯公民权利的事情,也似乎有了借口。看来,是否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与能否恰当地运用权力,两者间并没有多大的必然联系。而对于领导干部们来说,最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是,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因为他们掌握着很多资源,掌握着影响民众生活的力量,因此,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公正之心,有一种谦卑的心态,面对宪法及天理人情的谦卑,面对市场的谦卑,尊重民众的权利和利益,尊重民间社会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