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远超需求 纯碱企业看好后市冒“险”前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 07:45 经济参考报 | ||||||||||
    纯碱是玻璃、氧化铝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主要生产原料。当前,我国纯碱行业正面临着新一轮投资建设热潮,一批新项目相继动工或投资,使得全国产能扩张,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难以提升,行业利润下滑。产能的过快增长使得纯碱行业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山东海化(资讯 行情 论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调查发现,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下游行业需求的拉动下,纯碱产量增长十分迅速。2002年,全国纯碱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18.92万吨。2003年,产量达到1107.5万吨,比2000年增长32.74%,升至世界第一位。今年以来,纯碱产量增长进一步加快,2月份突破100万吨,刷新了单月历史纪录;4月份再创新高,达到109.4万吨;前4个月累计产量403.7万吨,同比增长12.7%,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预计3年后,我国纯碱产量将达到1654万吨以上,大大超过市场需求。     在产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纯碱的销售情况却在逐步恶化。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4月,纯碱出口虽有46.47万吨,同比增长60.5%,但出口单价却持续下滑,平均每吨价格下降7.35%。在国内市场,自去年非典开始,由于产量的大幅增加,需求减少,运输不畅,企业库存积压严重,销售压力大增。为减少库存,企业开始降价销售,导致价格底线一再失守,从4月份的1270元/吨一路降至10月份的900元/吨,达到亏损边缘。尽管去年底价格开始反弹,并于今年继续缓慢回升,但由于市场供给增长较快,价格难有较大提升。此外,受煤、原盐、焦炭、天然气等纯碱生产原料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纯碱行业的生产成本显著提高,行业利润出现下降。据统计,今年1至4月纯碱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88亿元,同比下降5.6%。     但是企业却对市场一致看好。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资企业,无不摩拳擦掌,跑马圈地,扩大生产能力,准备在市场上大捞一笔。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底同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没有表现出调控部门的那种危机感。他认为:“今年纯碱产需形势应该是大体平衡。”他预计,今年纯碱产量增加100万吨,消费增加90万吨。消费的增加将主要来自平板玻璃、日用玻璃、洗涤剂和氧化铝这4个约占纯碱总消费量70%的行业需求的增长,预计增加50万吨。由于纯碱的大用户房地产业和汽车业仍将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城市化中,洗涤剂、日用玻璃、氧化铝、化工等行业也将不断发展,因此,今后几年纯碱消费量将继续增长。     既然看好后市,目前市场上的竞争也就不足为虑了。底同立对记者说,竞争能够淘汰那些生产技术差、产品质量次、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小企业,这对行业总体上是有益的。该协会下属的一些大厂正在积极进行产能扩建,以争取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据悉,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下属45家企业均属国有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已有来自民间资本的三家玻璃企业、一个氧化铝企业和一个洗涤剂企业介入纯碱行业,并均计划将自身的产能翻番。由于这些企业都是纯碱业的下游企业,所以它们暂时不愁销路问题。上述的山东海天化工生物有限公司就是这种情况。     在国企、民企纷纷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外资也不甘寂寞,正在稳步介入国内纯碱市场。据比利时Solvay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黄亦军介绍,6月11日,Solvay已与连云港碱厂签订合作意向书,计划购买该厂部分股份,并在近期将连云港碱厂的年生产能力扩大50万吨。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该集团有望在年底与国内企业正式签约。     Solvay集团作为安碱法的发明者和国际市场的行业领军企业,此次注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计划通过此项合作建立其在亚洲的生产基地。黄亦军对记者说,Solvay认为中国的纯碱行业“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今后还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黄亦军承认中国纯碱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但这并不妨碍其看好后市。在竞争中,Solvay将把重点放在纯碱中技术含量较高、国内市场匮乏的重碱的生产上,同时加大对纯碱下游产品(如小苏打)的利用。通过这样的市场定位,Solvay期待着市场竞争的继续升级,以尽快从竞争中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