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外资试水医药分销步履蹒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杨成志 本报记者 夏金彪

  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随着医药分销领域的逐步开放,国外的医药企业应该加紧以各种方式切入医药零售行业,中外资本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应该日趋激烈。而在中国,外资却按兵不动,迟迟不见有什么举动。直到2003年5月16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药品经营企业永裕新兴药品公司才领到了“准生证”,而其最终正式营业是2003年12月11日,这一日子距中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国政府承诺全面放开医药分销领域的时间2004年12月11日恰好整整一年。

  对于喧闹的中国药品流通领域来说,几年来一直就不缺少热点,而外资为什么进入得这么缓慢慎重?

  外资进入药品分销“暗流”涌动

  虽然业界将2003年看成是外资进军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元年。但事实上,国内医药零售市场外资的“暗流”早已涌动。

  早在2002年初,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西门子德国泰克集团合作建立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提前打响外资进入医药商业领域的“第一枪”,但有人说,这“第一枪”只是介入医药物流体系,还不是严格意义的外资进入药品分销领域。

  在2002年6月27日,海王星辰就与美国MedicineShoppe签订合作协议,花了100万美元向MedicineShoppe购买了特许经营权,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市场启动该公司的特许经营项目。海王星辰与MedicineShoppe的合作,是国内首家医药连锁企业与国际医药零售巨头之间以知识产权转让形式进行的合作。它既成功地避开了当时政策上尚未放开的外资进入医药零售业的“禁区”,又让本土企业与外资进行了实质性合作。

  2003年元月24日,中国医药巨子三九企业集团与日本医药连锁业“鼻祖”株式会社八九君泽在上海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将在中国市场拓展医药连锁产业。

  香港资本也在抢滩内地药品零售市场。香港上市公司香港药业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黄淑云表示,香港药业将在未来的2年~3年内将祖国内地的连锁店扩展到1000家以上,其中计划在贵州省内增加到300家、东北地区200家、湖北省开设300家、华东地区300家。据悉,其他公司同外资的谈判也正在悄悄进行。

  欧洲制药行业联盟代表团主席、赛诺菲圣德拉堡公司副总裁雷彬先生也曾明确表示,欧洲的药品零售企业一定会进军中国市场,但大多会采取合作的方式,合作对象就是有规模、有实力的国内零售企业。

  但直到2003年5月16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药品经营企业领到了“准生证”: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永裕新兴药品公司正式开始组建,隶属于瑞士裕利集团的裕利医药公司与中国新兴医药科技总公司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终于揭开了合资公司的面纱,中外双方股比为51∶49。外资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进入中国药品分销行业。

  外资担心水土不服

  业界普遍认为,近3年,外资在医药零售业还掀不起“惊涛骇浪”。因为到2004年12月11日前,药品分销领域对外资的开放是有限制的开放:外资开办连锁药店不能超过30家,也不能从事药品批发业务。从宏观上说,目前,我国在外资并购的实际操作上还有不少困难,如并购法律不健全、操作规程不明确、限制性政策仍较多等。此外,中国医药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麦肯锡北京分公司经理吴亦兵认为,国外很多药品分销零售企业对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态度是“暂观其变,蓄势待发”。

  业内专家认为,外资进入中国药品分销业水土不服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物流系统落后,影响了外资进入这个领域。连锁业的核心就是统一采购和物流配送,而这正是目前国内连锁药业的软肋。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刘志民总经理认为:“国外的连锁企业进入中国,也需要强大的物流。而目前。有效的大型物流中心并不多。”

  其次,在中国医药市场上,医药不分也影响了外资进入分销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王锦霞认为,主要是中国的药品零售市场前景不够明朗。我国的医药还没有分业,医生一身兼二职,既开方又卖药。目前中国的药品85%都是通过医生开处方卖给消费者的。因此,药店开的再多,也没有多少药可卖。据统计,有相当一部分药店还是亏损的。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怎么会轻易进来呢?王锦霞说,即使过了“过渡期”,也不会出现外资涌进的现象。事实上在前两三年,中国刚刚入世时,就有好多西方国家的企业与中国企业谈药品分销合作事宜,但是谈来谈去,也没有一家外国企业跟我们国内企业合资。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医药不分业。

  再次,外资进入中国药品分销业持观望态度,还和中国的医药流通体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外商肯定要进来,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时间的快慢取决于我们的医药流通体制的改革进程。如果目前的局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外商只能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朱长浩副会长指出,“决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开放人家就呼啦涌进来了。恰恰相反,现在不是外资急于进来,而是我们的企业拼命地找外商来合作。”

  目前,浙江已经允许患者携带处方到药店配药。但是,有的医院仍把处方变成了电子处方,患者根本看不到处方是什么,只好到药房交款拿药。还有的把药品换成英文名,患者看不懂,药店也看不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今年7月1日开始,药店没有医生的处方不准出售抗生素。药店的药品销售面本来很狭窄,抗生素又被“切掉”了,药店的日子将更不好过。国外医生开出的处方,患者都要到药店去买药。一位业内人士评价到:“我们的药店见不到患者的处方,处方药怎么卖?只卖一点非处方药,怎么能行呢?这样的环境外商怎么会进来呢?”

  据了解,医药商业存在流通环节复杂、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得很厉害以及资金拖欠等诸多问题也是外资不敢轻易进入的重要原因。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建华企业家课堂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