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外资"搭船"登陆中国保险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6:3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在许多中资保险公司股东名单中,可以看到外资公司大名。这些外资大股东通过参股分享着中国保险行业高速成长的成果

  北京消息一组数据显示,中国保险市场中7%左右的财险和14%左右的寿险,由外资通过海外持股分享;还有一组数据是,2003年,我国保险市场中,外资公司保费收入占总额的1.7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亿元,市场份额为1.04%;人身险保费收入为58.3亿元,市场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份额为1.94%。这表明,外资正通过海外持股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从面上的情况看,我国保险市场逐步放开限制以及保险业本地化的趋势,使外资保险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其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脚步放缓。但如果仔细研究,可以看出,外资通过海外持股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汹涌势头,全方位、立体式地进入中国保险市场。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参股成为捷径

  外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策略通常采取的是: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子公司、合资公司、松散战略合作。但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外资目前正通过参股分享中国保险行业高速成长的成果。这已成为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捷径。巴曙松强调指出。

  资料显示,外资直接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数量是有限的。截至2003年底,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2003年共实现保费46.5亿元,同比增长44.5%。这些外资公司包括20家寿险公司、14家产险公司、3家再保险公司。另外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从整个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在中国市场所占的份额有限。

  巴曙松表示,中国人寿、中国人保财险、平安保险在保险市场占据龙头地位,而它们的上市,创造了让外资有享受中国保险市场,甚至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

  大股东坐享成果

  据保险业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人保财险、中国太平洋财险、中国平安保险分领中国财险业前三名,分别占有市场份额的69.84%、12.23%、9.6%,合计超过了90%;2003年中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前三名,分别由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平安人寿包揽。

  平安保险是最新上市公司,其成长性较好,公司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在其股东花名册上,第一位就是外资股东。

  巴曙松介绍说,中国平安历经多年发展而成长为以保险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目前在中国寿险市场占有率第二、财险市场占有率第三。公司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保险业务方面,2003年,公司寿险保费收入占市场份额的19.6%,财险保费收入占市场份额的9.7%。2001年及2002年,公司净利润在中国所有保险公司中名列第一;截至2002 年底,公司总资产在中国所有保险公司中名列第二。

  中国平安上市前,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汇丰保险、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分别为第二、第七和第九大股东,三家外资公司合计持有22.74%的股份;发股后,汇丰保险持有9.9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分别持有5.47%和4.67%的股份,持股合计达到了20.13%。

  现在大致可以算出,汇丰保险、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这三家外资公司,通过参股中国平安享受到中国寿险保费收入市场份额的3.95%和财险保费收入市场份额的1.95%。

  同样,中国人寿的股东名单里有李嘉诚、李兆基、JP摩根等外资公司。据中国人寿公司的年报,公司去年在内地市场所占的份额为45%,到今年5月已经上升为52%;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增长27%,达到3880亿元。未来5年,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将保持年均增长20%。李嘉诚、李兆基、JP摩根等外资公司通过持有中国人寿股权,分别享受人寿市场份额的10%左右。

  美国国际集团(AIG)认购人保财险发售在外股份的9.9%。根据人保财险公告,公司去年拥有70%的国内财产险市场份额。

  引出监管新课题

  由于中国的混业经营正在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因此,外资参股保险公司也推开了进入中国金融业的大门。

  资料显示,中国平安最早成立于1988年,历经多年的发展而成长为一家金融控股集团,直接控股平安寿险(99%)、平安产险(99%)、平安信托(99.3%)和平安海外(100%);而平安信托又控制平安银行(73%)和平安证券(64.1%)。外资公司通过参股平安保险,不仅分享了中国的寿险业和财险业这块蛋糕,而且同时也将享受中国证券业、信托业、银行业美味。

  巴曙松表示,对于新情况,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注意外资通过海外持股全方位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注意新情况带来监管的新课题。上海证券报记者卢晓平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建华企业家课堂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