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沪银行清查“姚康达” 今后炒房变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4:03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吕壮上海报道】

  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报告,让“姚康达”这个神秘的名字为众人关注:他曾从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借出个人住房贷款7141万元,炒作128套住房。虽然工行称,这些贷款已经如数归还,但是“姚康达”因为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的艺高胆大而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这两天,一场清查行动在上海市各家银行悄悄展开。上海市一家银行向记者透露:该行对一部分房贷额较大的客户作了统计调查,发现其中有几个客户在其他银行也有“多头授信”。

  据记者观察,炒房人总是在开盘时买两套房子,“捂”到交房时抛出,这段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两年,当然要到银行办贷款,贷款的情况也会录人个人征信系统进行全市联网,他就在办理贷款时,向楼盘销售人员或者银行信贷员打招呼,把贷款情况尽可能晚地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中,尽可能让很多贷款在

  网下进行,一旦发现自己的征信纪录中贷款房数量多到影响办理新贷款,就马上还旧债借新债。房贷数目越办越大,常达数百万元。今年就不行了,尤其是5月份宏观调控以后,再要借新的贷款去炒房难度很大。

  5月份宏观调控的信号发出之后,虽然各家银行都称“个人房贷没受影响”,但是因为银根开始收缩,放贷额度减少,房贷银行发放贷款的速度明显地慢了,一些银行在房贷审核的操作上也显示出外松内紧的迹象。

  5月末,上海银监局向沪上各商业银行发出通知,对开办二手房按揭贷款业务提出规范要求,要求商业银行不能因房产中介公司提供部分贷前调查服务而放松贷款管理,放弃审贷责任;并要求商业银行把曾经有过假按揭、提供虚假证明、套用银行贷款资金等不良行为的中介名单及时告知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在全市范围联网建立起不良房产中介的黑名单。(7C2)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建华企业家课堂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