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首推强制公众责任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1:1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黄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各家保险公司中,公众责任险的保费虽逐年递增,但在财产险总保费中的比例仍没有超过5%超市、大卖场、剧院等综合性场所投保率逐年提高,但医院、车站等场所仍“榜上无名”
今后广东类似餐饮、商场等企业,只有投保公众责任险才能拿到“准生证” 公众责任险,一个年初还很陌生的名词,在震惊世界的戴高乐机场候机厅坍塌事故之后,便相继成为媒体争相报道、保险公司借机宣传、平民百姓交头接耳的热点。 在本报戴高乐机场候机厅坍塌事故连续报道中,有业内人士称,在该事故中遇难的两名中国公民有望获赔400万人民币,而这笔理赔金的“埋单”者,正是此前承保戴高乐机场公众责任险的当地知名保险公司。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国内。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北京密云特大游园事故、重庆开县井喷……这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故历历在目。而这些商厦、公园等公共场所因为没有投保公众责任险,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为此承担了大部分善后理赔工作。 或许,从下面一组数据中更能看出公众责任险在我国的尴尬处境。2003年全国责任险保费收入只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4%,而国外的该比率一般在30%左右,美国更高达45%。而就在这区区4%的责任保险里,绝大部分也是产品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而直接关系到千百万人切身利益的公众责任险却微乎其微。 无人喝彩的尴尬 对公众责任险的关注似乎不该来得如此晚。公众责任险推出已有年头,却一度“受冷”、乏人问津,商场、剧院等公共场所对于投保该险种的热情一直高不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各家保险公司中,公众责任险的保费虽逐年递增,但在财产险总保费中的比例仍没有超过5%。 国内一家媒体最近分别对北京、兰州、郑州、深圳、武汉等一些有影响的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进行了调查分析,除极个别单位投保了公众责任保险外,90%以上的经营者对投保公众责任保险不感兴趣。 据一家沪上知名保险公司透露,在上海,F1赛车场馆、金茂大厦、大剧院、来福士广场、正大广场等知名的公众场所都已经投保了公众责任险,但是其他商场、剧院投保情况依然欠佳。 为此,记者采访了沪上几家大商场的有关负责人,对于公众责任险这一险种,这些大商场负责人知之甚少,更别说投保了。“公众责任保险?不太清楚,但是我们上了财产保险。”可见,商家对于自己财产的重视程度,要远胜于公众责任。商家尚且如此,医院、学校、车站等地方,其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一点在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得到印证。据中国平安产险财产险部副总经理赵虹介绍,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的公众责任险业务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但就目前全国公众责任险实际办理业务的情况来看,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低于责任险平均发展水平。而在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的最近三年公众责任险参保行业排名表上可以看出,超市、大卖场、剧院等综合性场所投保率逐年提高,但医院、车站等场所仍“榜上无名”。 “与其说投保公众责任险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保障,不如说是为商家自己的利益提供了保证。”业内人士如是坦言。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疏忽或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照法律须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责任。而如果这些公共场所投保了公众责任险的话,这些风险将会转嫁到保险公司身上,大部分损失将由保险公司“埋单”。 那么,面对这种转嫁风险的方式,多数公众场所缘何依然无动于衷? 多种因素作祟 部分商家对公众责任险持冷漠态度的原因,归咎于公众责任险本身产品的价格似乎有点牵强。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推出的责任险费率较低,最高不过千分之几,假设一家商场投保几千万最高限额的责任险,一年的保费不过几万元。 据赵虹介绍,公众责任险的保费厘定,主要按照场所的建筑结构、规模、客流量大小、消防设备安装与维护、管理水平等确定。一般情况下,按照公众场所的规模和风险状况,超市的保费在2000元至4000元人民币之间,剧院在3000元至6000元人民币之间,1000万元的保额酒店每年只须交5万元公众责任保险费,一般的卡拉OK厅等企业,保额在二三百万元的,年保费也只是五六千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这些单位冷落公众责任险,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大部分公众场所业主存在侥幸心理,保险意识淡漠,认为公众责任事故的发生率并不高。在记者采访中,有一个商家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的安全控制措施和责任划分十分严格,肯定不会出这类事,所以投保有什么用? “况且一旦出现大的公众场所事故,政府出于稳定社会治安的需要,一般会出面作善后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场所业主的依赖心理。”赵虹坦言,保险公司对风险的集中管控功能,目前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一知名保险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实际上,投保公众责任险只需要几万元,与企业巨额的资金投入和经营收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从那些对公众责任险持冷漠的单位,在财产险投保上颇为积极这一点来看,经营眼光未免过于短浅。 至于事前加强防范,能否彻底将意外和风险屏蔽,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这种想法未免有些一厢情愿,甚至自欺欺人。 赵虹还表示,除公共场所业主的心理因素外,公众责任险的经营要形成一定的社会规模,还缺乏必要的社会、法律、政策环境支持:司法机关对该类责任的判决缺乏统一的司法解释,法律上对到底由谁负责、负多大责任、如何负起责任没有明确规定有关,造成保险公司在理赔上存在纠纷,抑制了受害人的索赔积极性,也降低了侵权者因侵权带来的成本支出,所以他们也就无须通过投保来转嫁风险,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了市场对该险种的需求。 九省市加速快跑 “一份投保上千万最高限额的商场公众责任险保费只有几万元,却几乎没有一家商场愿意为此破费。”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在6月初召开的“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呼吁:“有关部门可以把商场、歌厅等场所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作为是否准予其营业的审查标准,那么为何不能把是否投保了公众责任险也作为一个标准呢?”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公众场所责任事故发生后,对第三方受害人提供的补偿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事故责任业主、政府财政和公众责任险赔偿。而政府财政中计划用于灾难事故的赔偿抚恤金十分有限,这些巨额赔款无疑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因此,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业内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建立相关制度,来加强公众责任险的投保力度,实行一种硬约束,而不是软约束,引导公众场所经营者投保责任险势在必行。”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透露,保监会已与公安部消防局就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就煤炭雇主责任保险,与卫生部就医师、院方职业责任保险等进行了联合调研,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海南、山西、河北、吉林、安徽等9省市启动了各类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 据国内一家媒体报道,近日广东保监局副局长曾祥威表示,广东省计划今后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推行强制公众责任保险。今后广东类似餐饮、商场等企业,只有投保公众责任险才能拿到“准生证”。其方案中提出,本省行政区范围内的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等企事业单位等都必须投保公众责任保险,未按规定办理的企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据悉,目前广东省强制公众险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制订中,7月将可出台提交修改审议。 而记者从上海保监局获悉,针对推行强制公众责任险问题,上海保监局已经向市里有关方面反映,具体政策出台与否还需进一步商议。 但就上海目前情况来看,责任险保费收入所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率为7.5%,略高于全国水平,与此同时,上海保险市场相对成熟、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因此责任险的发展空间很大。况且,上海政府希望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东风,积极拓展展览会责任保险。其中,为展览会的主办者设计合理的公众责任险业务,是“世博保单”中的重要内容。世博会《一般规章》规定:在世博会公共区域、主题馆、娱乐区和现场交通设施上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费用由主办方承担。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07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