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经济在“爆”声中崛起(商务分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 03:56 人民网-市场报 | |||||||||
新华社记者 徐清扬 据报道,将于7月份进行的上海“外滩第一爆”巧遇新法规———7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心城、新城、中心镇、旅游区(点)范围内的房屋拆除作业中,要符合下列要求: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级以上时,应当停止房屋爆破或者拆除房屋;拆除房屋或者进行房屋爆破,要对被拆除或者被爆破的房屋进行洒水或者喷淋。爆破机
90年代崛起的新兴产业 2001年的广州旧体育馆爆破拆除令许多人记忆犹新。这年的5月18日12时09分,4.3万平方米、有45年历史的广州旧体育馆在3.5秒内灰飞烟灭,被成功爆破拆除。广州旧体育馆爆破拆除因其难度系数大、爆破设计方案无懈可击而被称为我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世界爆破史上运用技术最新的一次工程爆炸。这一次“完美爆炸”经全国近百家媒体争相报道后,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工程爆破也从此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此后,爆破拆除被大量运用到城市建设中:2003年9月9日1时,北京引爆了近30年最大规模的一次爆破———爆破拆除10850平方米的全国总工会大楼;2003年12月7日16时整,浙江宁波镇海电厂150米高的大烟囱被爆破拆除,此次爆破被称为“摩天烟囱亚洲第一爆”;今年5月18日早晨6时许,矗立在温州市区8年之久、高达94.5米的温州中银大厦腐败“烂尾楼”也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地,这座令温州人最为心痛的腐败楼从此寿终正寝。 在一声声此起彼伏的爆破声中,我国爆破产业也破壳而出,迅速壮大。据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介绍,我国爆破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迅速崛起,每年消耗炸药数和产值快速上升。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每年的工程爆破炸药消耗量约为80万吨左右,而10年后的今天,每年消耗炸药达到130万吨。全国专门从事工程爆破的公司超过2000家,技术人员从初期的几百人猛增至3万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爆破工程师、广东宏大爆破工程公司总经理郑炳旭因多次成功主持和实施爆破拆除复杂工程,而被人们所熟知。他告诉记者,目前广东每年工程爆破(不含矿山)消耗炸药在6万吨左右,年产值超过10亿元,全国爆破产业年产值估计超过200亿元。他说,随着我国能源等重大工程和城市建设工程纷纷上马,我国爆破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释放。 市场鱼龙混杂 在欣喜看到中国爆破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郑炳旭也表达了他对中国爆破产业现状的担忧。他说,目前中国爆破市场还不太规范,对爆破行业规范性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埋下了安全隐患。 一是爆破工程招投标混乱,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据介绍,目前我国对工程爆破只有《爆破安全规程》和《民用爆炸物管理条例》两个技术规范性法规,但这两个法规并没有对实施爆破公司的资质、爆破工程的招投标等市场行为作出规范,导致管理漏洞较多。许多工程爆破招投标不看资质,谁出的标的低就给谁,造成专业资质爆破公司吃不饱,而没有资质的爆破公司却四处揽活。此外,由于缺乏监管性规定,目前许多爆破工程的招投标中转包分包现象相当严重,很多毫无爆破技术力量的普通施工队也纷纷加入到爆破行业中,导致安全事故不断。 今年5月27日,广东东莞市一水泥厂在拆迁过程中发生水泥塔楼突然倒塌事故,导致5人死亡。郑炳旭说,这一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施工队伍不具备专业资质、不按规程实施拆除而导致惨剧发生的。事后,东莞市才重新向专业爆破资质公司进行招标,但巨额损失已造成。 二是雷管炸药监管不到位,危胁社会安全。郑炳旭说,工程爆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门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但我国目前许多爆破公司专业技术缺乏,有些所谓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取得建设部颁发的专业资质证。不少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往往招聘没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农民工进行爆破作业,安全难以保证。 雷管、炸药的运输和保管必须由具有资格证的专门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目前不少爆破公司的雷管、炸药管理不严,工程爆破后也不对剩余雷管、炸药进行清理入库,监管漏洞百出。有些雷管、炸药流入社会,严重威胁社会安全。 郑炳旭说,在国外,一个国家一般只有几家大的专业爆破公司,而中国仅在建设部注册的就有2000多家,再加上一些私下运作的公司,数目无法统计,爆破市场鱼龙混杂,安全隐患重重。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及早研究管理对策,提高爆破行业准入门槛,淘汰弱小企业,让强势企业更强,增强其科研水平后劲,形成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企业集团,促进整个爆破产业进入良性发展。 郑炳旭同时建议,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爆破行业的操作流程和爆炸物的监管,做到措施到位,监管到位,避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给爆破产业创造一个有序、安全的发展环境。 《市场报》 (2004年07月06日 第二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