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世界最大环保博览会从慕尼黑永久“转会”浦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01:0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钱政宜

  6月29日,“IFATCHINA2004暨2004中国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在上海浦东开幕,这是IFAT这个著名国际环保博览会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6月29日,“IFATCHINA2004暨2004中国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在上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海浦东拉开了为期4天的展览序幕。来自17个国家的252家业内企业汇聚一堂,众多国际知名专家也参与了相关论坛的讨论。

  据悉,这是IFAT这个著名国际环保博览会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其运作方慕尼黑展览咨询有限公司方面透露,IFATCHINA将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

  从慕尼黑最终走到中国

  在中国雄心勃勃的5年计划(2000—2005)中提到,中国将在环保方面投入接近850亿美元的巨资

  考虑到这些因素,德国方面毅然决定将迄今为止只在慕尼黑举行的每3年一届的IFAT博览会移向浦东

  IFAT诞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博览会。“IFAT”中的每一个字母分别代表了“AIR、FIRE、WATER、EARTH”这些要素,体现了浓重的环保色彩。

  德国巴伐利亚州环境、卫生、消费者保护部部长施维南博士告诉记者,IFAT首次在中国举行是中德两国间合作不断加强的可喜标志,这一环保展将借助中国向整个亚太地区辐射。

  他表示,长久以来,环保市场一直是全球性的市场。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已经引起了众多国际环保企业的关注,这在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将此展览放在浦东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的环保市场,美国ITT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施德明认为,中国环保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为全球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他表示,2003年,ITT在中国水处理业务同比增长了55%。

  施维南进一步介绍说,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是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博览中心之一。同时,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也是世界领先的展览公司之一。而中国雄心勃勃的5年计划(2000—2005)中提到,中国将在环保方面投入接近850亿美元的巨资。考虑到这些因素,他们毅然决定将迄今为止只在慕尼黑举行的每3年一届的IFAT博览会移向浦东。

  在他看来,目前全球的环保技术市场拥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产值,这对于IFATCHINA2004这种环境技术博览会来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就全球范围来说,环保仍然是最重要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

  施维南透露,环境技术增加了就业率,保持了经济繁荣。在德国,大约有1万个工作岗位涉及环境部门,仅在巴伐利亚州就有超过1100个此类岗位。公共和私人在环保技术方面的投资不仅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对现有环保技术的应用也起了很大作用,使之更适合未来的需求。通过这个博览会,人们可以接触到已有的、实验中的和创新的环保产品。

  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艾欧恒表示,此次博览会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水和污水,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降噪和减振以及环保能源的开发利用”。围绕这些主题展出的最新科技和理念对中国的环保市场大有帮助。同时,这个展会为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国际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并且,借助这个展会也能将一些中国公司推向国际市场。

  艾欧恒透露,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德国、中国、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以色列、法国、荷兰、美国、芬兰、英国、日本、瑞典、新加坡、西班牙、斯洛文尼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17个国家的252家参展商,包括Rathmann、耐驰、卡特彼勒、福乐伟、格兰富、ITT、凯士比、派克汉尼汾等业内知名企业。

  他透露,4天内共有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9500名观众参观了展览。调查显示,95%的观众和90%的展商表示有意参加下届的IFATCHINA。

  当然,IFAT成功走向中国、最终落脚上海浦东,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建曾表示,此次博览会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建设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5个主管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这足可以表明中国政府对I鄄FATCHINA博览会寄予厚望。

  王建曾认为,IFATCHINA博览会品牌的推出,将为中国的环保产业市场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化程度高的交流平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环保企业通过它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环保企业一起,共同参与到中国的环保市场开发中,推动环保技术的进步。这将给予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巨大的推动力。

  环保盛会拉近中国距离

  中国环保5年计划中的85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90%以上是用于空气净化(40%)、水(39%)以及废弃物处理(13%)。这样的市场诱惑实在难以抗拒

  在环保方面,巴伐利亚州具有技术优势,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来临,中国的巨大环保投资将启动,届时环保技术领域的机会将来临

  此次环保盛会的最大受益者可能不仅仅是中国和那些环保企业,巴伐利亚州通过IFATCHINA博览会一下子拉近了与中国的关系。施维南博士对于他们打出的这张环保牌非常满意。

  施维南博士向记者介绍到,巴伐利亚州与中国很有缘。29年前,也就是1975年1月,巴伐利亚州前州长弗朗兹·约瑟夫·施特劳斯先生就来到中国访问,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自从那次访问后,中国和巴伐利亚州、和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谈到,今年5月2日温家宝总理访问了巴伐利亚州,并在慕尼黑受到了巴伐利亚州长埃德蒙特·施托伊贝尔博士的热诚欢迎。巴伐利亚州作为此次中国总理访问德国的首站,当地居民感到非常荣幸。

  施维南博士指出,在地理位置上,巴伐利亚州恰好位于日益融合的欧洲中心。从5月1日起,欧盟拥有了25个成员国,4.55亿人口。因此,整个欧盟将成为中国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性合作伙伴。

  他认为,上海作为世界第6城市群的中心,举办这样级别的环保博览会,并与巴伐利亚州共同协作,具有特别的意义。他希望通过这次机会,促进全球环保产业的合作。中国环保5年计划中的85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90%以上是用于空气净化(40%)、水(39%)以及废弃物处理(13%)。这样的市场诱惑实在难以抗拒。

  对于巴伐利亚州,去年中国以接近80亿欧元的贸易额位居其亚洲对外贸易伙伴的第7位。2003年,巴伐利亚州对中国的出口量比前一年增长了惊人的55.8%。在环保方面,巴伐利亚州具有技术优势,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来临,中国的巨大环保投资将启动,届时环保技术领域的机会将来临。

  施维南博士表示,此次博览会的举行,巴伐利亚州将与中国分享他们在环保领域的先进经验,他们也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合作,让中国避免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犯过的错误。

  水资源成为论坛焦点

  对于城市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的管理,WolfgangF.Geiger教授认为,应该采取结合价格杠杆调节、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方法来管理

  20多年前,巴伐利亚州将污水直接排进河中,一度使河流污染严重。经过20多年的连续治理,现在整个巴伐利亚州的200多条河流已经成为了欧洲最佳水质的河流

  综观此次论坛期间举行的覆盖了环保各领域的论坛,不难发现“水”已经成了最为重要的焦点。给排水论坛、污水论坛、净水处理厂研讨会、给排水研讨会、下水道网络研讨会、污水处理厂研讨会等一系列与“水”沾边的专家论坛几乎每天上演。

  德国埃森大学的WolfgangF.Geiger教授指出,在20世纪全球的人口增长了2倍,但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却增长了6倍之多。他预计,到2025年,世界75%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里,其中90%的人口将身处巨型城市之中。到那时,水资源的缺口将进一步显现。

  据他知道,中国已经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城市的供水已经难以自给自足,不得不依靠周边地区的支援。他认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向环境作出妥协。对于城市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的管理,他认为应该采取结合价格杠杆调节、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方法来管理。

  巧的是,上海市物价局6月28日发出通知,为全面实施本市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有利于加快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有利于鼓励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有利于减少重复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报市政府同意,决定调整本市排水费收费标准:居民的排水收费标准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每户每月用水量基数为15立方米,按年累计用水量180立方米计算,基数内从原来的0.70元/立方米调整为0.90元/立方米,超过基数部分为1.00元/立方米;机关事业单位调整为1.10元/立方米;一般排水户调整为1.20元/立方米;重点监测户调整为1.40元/立方米。

  这一切正好是他发表演讲的前一天,而他在演讲前并不知道此事。WolfgangF.Geiger教授认为,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很有益处。

  施维南博士谈到,20多年前,巴伐利亚州将污水直接排进河中,一度使河流污染严重。这一点与上海苏州河的经历非常相似。经过20多年的连续治理,现在整个巴伐利亚州的200多条河流已经成为了欧洲最佳水质的河流。今年,他们还对流经慕尼黑的河流进行了管道净化,使它的水质大大改善。他表示,现在人们可以放心地在那里的任何一条河流中游泳,而不用担心河水中的污染物会伤害人体的健康。他希望上海市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世博会以前把苏州河治理好。

  德国在对自然水源的治理上很有一套。德国燃气和水处理协会的BertholdNiehues先生介绍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就采用人工水补给的方式来降低地表水的污染。

  他介绍说,河岸过滤加地表人工水补给的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特定的设备,他们将河水从河底抽出后在管道中进行过滤和降解,从而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和有害微生物。最后,经过50天的处理后,他们将这些水重新注入河流中,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标。

  BertholdNiehues表示,在德国的莱茵河边就有6家这样的水处理厂,负责对不同河段的河水进行净化。目前,在这样的水处理方式中,每吨水的成本是0.4—0.5欧元。但相对于当地居民的收入,这些处理费用还是很低廉的,并且获得了认可和推广。因此,他认为这种技术的前景还是很值得一些国家和地区尝试的。

  事实上,这些精辟的见解只是整个博览会的一小部分。IFATCHINA2004到底将带给中国怎样的机遇,也许很快就有分晓!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05日 第八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