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证券化何时破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01:0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卫容之 发自上海 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融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就资产证券化的表外融资模式作最后论证。而作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委托某外资投行进行方案评估。这是本报记者从日前举办的“中国房地产金融资产证券化”论坛上获悉的。
虽然个人按揭贷款是目前商业银行最优质的业务,但是随着个人按揭贷款额的急剧膨胀,按揭贷款也暗藏着诸多风险,尤其是按揭贷款年限一般都在十年以上。一旦出现房地产风险,那么这些风险将全部集中在银行系统身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房贷证券化对公众来说是一个比较安全、有固定回报的投资工具,而对于银行则可以用来增加资金、化解风险。 尽管金融界和房产界对于房贷证券化予以了热切的关注,但房贷证券化在中国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安定指出,按照表外融资来设计方案,一步到位建立起实施证券化的特殊机构,现阶段还有相当大的困难。首先,有关房贷证券化的法律法规还是一个空白。同时,在中国分业监管的框架下探讨房贷证券化这一混业模式还有着难以逾越的阻碍。特殊机构发行管辖权的现实问题将深刻影响政府部门权力与利益分配格局,处理起来相当烦琐。其次,当前的宏观调控要求银行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融资量,限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这对于开展证券化不利。再次,银行的普遍心态是不愿将好的资产拿出来进行证券化,而一些坏的资产出售后又没人愿意接受,这就造成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此外,成本和收益问题也影响了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积极性。 据介绍,由于国内住房按揭贷款的净收益率可达到3%左右,是银行一块十分优质的信贷资产,而证券化产品定价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目前国内还存在升息的压力,再加上财务顾问、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费用,使得银行在衡量了成本与收益后不愿意将房贷资产拿出来进行证券化。 目前,国内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如果保持每年超过50%的增长速度,到2007年余额将达到5万亿元,到2012年将会达到40万亿元,而现在银行的所有本外币存款也不过21万亿元人民币。而且对国内银行而言,一般住房贷款的时限都长达二三十年,而国内商业银行贷款的资金来源———存款一般都是短期的,这就使银行存在“贷长存短”的压力。而如果将贷款证券化,使长期被占用的银行贷款转化为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则整个金融系统就有了一种新的流动性机制,银行可以较快地收回资金,扩大融资来源渠道。并且通过证券化组合、出售、购入,商业银行的风险被分散给了其他投资机构和单个投资者,提高了银行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相关制度的约束,导致近阶段中国银行业要运作资产证券化,必须借助相关金融和服务中介机构的力量。而这些中介机构、原始权益人以及各类投资者多不会限定在国内,而会更多地面向国际。另外,在产品设计、包装、组合、销售、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方面也多会走向国际,将导致金融业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国际上有三种通行模式:一是美国模式,也称表外融资模式,即在银行外部设立特殊机构(SPV),用以收购银行资产,实现资产的真实出售;二是德国模式,也称表内融资模式,即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机构,由这个机构运作证券化业务,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银行,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三是澳大利亚模式,也称准表外模式,即由银行出资成立SPV,再将资产剥离出去。 关于模式的选择一直是国内银行界争议不断的话题。在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以往上报的方案中,都采取的是表内融资模式。但2002年底,中国央行一改常态,希望商业银行能提出表外融资方案,一步到位地推进房贷证券化。而对于银行所热衷的准表外融资模式,由于中国法律上不允许银行出资成立相关机构,因此,表外融资模式已成为银行进行房贷证券化的惟一通道。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05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