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资本市场再现改革良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19:16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学宾

  所谓危机,就是危险下的机会。眼下,正是管理层推进全流通改革的绝好机会。解决全流通应在市场资产价格相对较低时进行,另外应兼顾整体经济环境相对平稳。因为前者可以使利益各方更宜达成共识,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也要小许多,而后者则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对市场相对公平,目前的市场环境可谓二者兼备。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6月30日,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表示,有关方面正在考虑将新股发行暂缓。无独有偶,国资委新闻发言人也通过新华社对“国有资金要强行退出股市”的传言予以澄清。正值场内机构风声鹤唳,千三关口依稀在望之际,A股市场在消息面的刺激下终于应声大涨。然而,在证券市场融资额创下历史纪录,而股指跌进1400点之后,高层以上的一番表态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为什么此时救市?答案很简单,因为新股上市就马上跌破发行价,券商们快扛不住了,这种状态不改观,未来的国企整体上市,国有银行上市都将难以进行,此时打政策牌,难免有功利主义的倾向。

  其实新股发行窘境是投资者信心崩溃的体现。投资者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根本问题在股权割裂,关于此相信大家都有共识,不再赘述。证券市场上半年融资额创下三年以来新高,超过460亿元,甚至有消息称已过会的公司已经严重不足。单就有关方面的政绩而言,取得如此丰硕成果,这当然已经是头功一件,但是,只有拿出解决新股发行的效率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投资人服务才能不会是一句空话。

  所以目前的新股发行不是暂缓,而是应该暂停,而应暂停新股发行,首先着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把资产定价权完全交给市场,使监管者摆脱“救市主”的尴尬角色,磨刀不误砍柴工。全流通当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全流通却是万万不能的。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