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将贪污行为合理化、合法化企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19:1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张曙光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没有违背当年上任时“要当国家财产的看门狗”的诺言,6月23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新的审计报告。一长串儿大案要案和贪官名单再次昭然于天下,人们在震惊之余也看到了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看到了希望。
进行反腐败斗争,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现阶段,有些人对反腐败有着不正确的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将贪官的腐败行为合理化、合法化的倾向。如认为经济转型期腐败行为不可避免,腐败是社会的润滑剂,“有腐无害”,只要经济发展就行。还有人将反腐败搞成课题研究,“一二三”工程,设一个所谓“廉政账户”,贪官们一旦东窗事发,只要廉政账户上有退赃款就责任全免,高官任作,骏马任骑,并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之所以产生这些说法或理论,一种可能是贪官的利益代言人;再一种可能是对反腐败斗争看法过于悲观,觉得斗争不过不如妥协;还有的就是不知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我们知道,腐败问题并非中国目前独有,也并非无药可治。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腐败问题也曾非常严重,人们曾说,腐败是亚洲的癌症,但经过整治,如新加坡、后来的韩国、中国的香港地区等,腐败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们党曾经建立过非常廉洁的干部队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也曾被外国人称为“道德的渊薮”。所以说,腐败问题不可解决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腐败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人将两者联系起来,即“反腐败就会影响经济发展”更是一种糊涂认识。改革初期,有人认为只要能发展经济,个别官员多吃多占点儿不应过于追究,这在当时还可以理解。但腐败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重大的威胁,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 同时,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但由于腐败问题的干扰,使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重组与国有资产流失搅在一起,使问题变得十分复杂。财政部几次注资四大国有银行的呆坏账达几万亿元,这其中有多少是经营不善造成的?有多少是贪污腐败造成的?每年那么多重复建设,那么多无效投资,那么多违规担保,难道我们搞了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还停留在交学费的阶段?国内的资本市场烂到今天这种地步,已经不单单是制度层面的问题,而是道德的问题。 也许还会有人提出疑问,现在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打击面太大了会产生太大的震动,很担心后果,主张宽恕贪官,既往不咎。且不说这与法律是否相背,从道理上就说不通。怕贪官抓多了影响稳定?我们建国五十多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取得了这么大成就,难道需要贪官来维持稳定?至于想给贪官留点儿面子,等待他们的良心觉悟更是痴心妄想。鲁迅先生曾说:和尚喝酒养婆娘,最不信神信鬼。这些钻入党内的贪官怎么可能还残留什么信仰去重新发现? 对于腐败的约束,历来有两种力量,一是道德,二是法律。只要这两者中有一种能够起作用,腐败就能得到遏制。而对于现在已经暴露的贪官和还未暴露的贪官,道德的约束已经不复存在,如果我们再放弃法律的约束,腐败就会像洪水一样蔓延。 一提到纪律约束与法律制裁,又有人提出是否会影响经济建设效率的疑问,将反腐败与效率对立起来,其实这只是在为贪污腐败寻找机会和借口。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到位,防腐与效率是能够统一的。 曾有媒体报道广东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当初投资70亿美元,现每年资金流转125亿元人民币,十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贪污腐败案件,企业发展良好,就是企业建立并认真执行一整套的规章制度,重大事情都要拿到党委会上讨论,重大财务事务老总签字前都有审计部门审计。还有就是公开化,只有公开才能遏制腐败,只有公开才能防止腐败。韦尔奇先生曾说,GE公司所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向媒体公开的。资本主义的企业尚能如此,我们的国有企业、政府部门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审计署公布审计报告是榜样,国土资源部对土地违法案件实行公开调查,公开处理结果的“两公开原则”也值得喝彩,现在有些地方和国有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更应该大力提倡。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才能滋生腐败。我们的反腐败斗争要光明正大地进行,而不是什么“静悄悄的革命”。 对于一些想将贪污腐败行为合理化、合法化的企图,我们应保持警惕,认清其实质。再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孔雀开屏固然好看,但转过身去,只是一个屁眼。 国家审计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