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城市燃气安全事件拷问“应急救援体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刘金霞

  燃气安全事件频发

  运营商遭遇供气考验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2004年6月25日上午,安徽合肥市合裕路发生煤气泄漏;6月24日15时30分,大连沙河口区亿达国际学城煤气井里的管道橡胶封堵球突然破裂,煤气泄漏共造成25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6月22日晚8时30分左右,辽宁锦州士英桥洞地下煤气管道泄漏,同日晚上海新世界商厦一处施工现场也发生煤气泄漏,3名抢修工人中毒,同日江西南昌的桃花路和解放西路坛子路先后发生两起管道煤气泄漏事件;6月20日零时,上海闵行区的一条煤气主管道在电力施工时被挖断,约6万户居民用气受到影响;6月17日上午10时10分许,福建厦门厦禾路和故宫路交叉路口的煤气管道被挖断,附近3家酒店和近2000住户停气5小时;6月8日早晨6时左右,安徽淮北市三区一县的管道煤气硫化氢严重超标,造成两人中毒身亡,5万多个家庭被停止供气近两天一夜;6月1日晚18点15分,江苏盐城南洋镇境内的射阳天然气田某高压长输管道被某施工方挖破;5月29号晚7点45分,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炳灵路的人行道因燃气泄漏突然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35人受伤,10多户家园被毁,80多户居民受灾,数万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就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国已接连有多个城市经发生10多起燃气安全事件。其中安徽淮北煤气“6.8硫化氢超标”事故发生在上游生产环节,江苏盐城“6.1燃气泄漏事件”问题发生在中游输送环节,其余皆发生在下游管网环节。

  根据相关报道披露,四川“泸州5.29事故”是因运营商纳溪天然气公司“不作为”所致,安徽淮北“硫化氢超标”事故是因上游供应商气源质量不合格所致,其余皆是第三方施工不当导致管道破损燃气泄漏。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十余起燃气安全事件中,有的导致多人伤亡,有的则对成百上千甚至数万户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只有江苏盐城事件安度险关,而且运营商新奥燃气始终没有中断供气。

  就在四川“泸州5.29事故”后的第三天傍晚,江苏盐城南洋镇境内的射阳天然气田某高压长输管道被某施工方挖破,受损管段裂开了一条大缝,由于现场控制及时得力,这场事故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据维修方江苏油田有关专家预计,从6月1日晚17时开始,完全修复破裂管道需要5到7天的时间。而射阳气田输供盐城门站不仅供应盐城本地民用户和商业用户等,还通过盐城新奥压缩天然气站向淮安、兴化、高邮、海安、泰兴5个周边城市几万户用户供气。随着上游气源的切断,下游广大用户即将面临断气的危机,生产、生活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加上此时已临近高考,考生的正常学习也将受到影响,社会和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对于城市燃气运营而言,不能正常供气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事故。”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公用事业处处长刘贺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或把损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对城市燃气运营商和当地政府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有关专家也指出,对于城市供气、供水等“生命线”行业而言,安全运营本身就包含着保证安全的、不间断的有效供给,这是行内约定俗成的先决条件和最基本的要求。比如玻璃、钢铁、化工等行业的燃气用户要求必须保持一定的炉温,一旦中断供气炉温下降这个设备就可能报废。

  “但客观上根本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就像西气东输管线长达4000多公里,沿途供应几十个城市,这么长的输送管道谁也不敢百分百保证就不出一点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抢修至少需要三五天左右,由此中断供气造成的各种损失势必较为惨重。”专家表示,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必须要求有关方面紧急抢修,无论城市运营商是否负有事故责任,都应该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保障用户和其他社会公众的正当权益。

  政府企业“双剑合璧”

  闪电行动确保“无缝衔接”

  6月4日早晨,江苏盐城市亨达小区的居民仇奶奶像往常一样打开气灶准备早餐。在享受着淡蓝色火焰带来的温情时,这一家人并没有意识到,从3号上午8点开始,自家所用的天然气竟然已经不是当地“特产”,而是来自山东、河南的“远客”。像仇奶奶一样在波澜不惊中度过寻常日子的还有盐城近7000户居民。

  据盐城新奥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6月1日当晚现场排除险情的同时,盐城市政府临时救援指挥部紧急向运营商盐城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和新奥燃气集团总部请求支援,并要求“居民、学校、宾馆、医疗、工厂一个都不能停”。而在此之前,新奥燃气江苏协调中心总经理邹立群在接到险情报告后就命令运营部立即巡查管网调整压力,并根据集团“紧急供气抢险预案”初步制定了“保证江苏区域正常供气的抢险方案”。新奥燃气集团总部接报后,立即组成以总经理陈加成为组长的救援领导小组,连夜从山东、河南等区域下属企业调配天然气以接力方式确保各区域城市稳定供气。6月2日中午时分问题得到解决。

  据悉,由于盐城新奥燃气在工程、设计、施工、供应等各个环节同时进行丝丝相扣各个环节,据广大居民用户反映,天然气泄漏事件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至此盐城新奥燃气已经成功实现气源“无缝衔接”,为这次“突击摸考”交上一份堪称完满的答卷。

  “盐城突发事件可以说给我们全国各省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一次接受考验的机会。”新奥燃气集团总经理陈加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燃气运营追求的最佳结果是“安全无应急”状态,但外部突发事件往往都是不期而至,为此企业必须在日常运营时就练好内功,相关应急机制的建设也必须未雨绸缪,这样才是真正对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

  据悉,作为内地最大的非国有城市燃气运营商,新奥目前已经气化了全国40余个城市,分布在北京、安徽、广东、辽宁、山东等12个省市自治区,市场覆盖城区人口超过2000万。

  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公用事业处处长刘贺明处长指出,建立市政公用事业应急体系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不仅是运营商的职责,同时也是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义务。当面临突发事件时,运营商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调配资源,也可以向其他公司请求支持,同时政府也可以出面协调。

  应急救援体系

  有望“洗牌”公用事业

  自2002年底国家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以来,海内外各路中国城市燃气运营领域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不仅有中华煤气、新奥燃气、百江燃气等一批香港上市公司纷纷加快内地跑马圈地的步伐,长春燃气等A股燃气板块也骤然变得炙手可热,而上海燃气、深圳燃气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不仅在改制浪潮中向各路资本频递橄榄枝,而且也纷纷把目光瞄向了外埠市场,就连新希望等一批从未涉足过燃气运营的国内资本大鳄对这一市场表露了浓厚的兴趣。

  毋庸置疑,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城市燃气运营在市场化进程中必然要进行新一轮洗牌。而在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是否具有完备可行的应急机制和相应的管理调配能力,将成为运营商展开新一轮竞争的砝码之一。

  而面对各路资本高涨的投资热情,各地政府曾经在选择运营商时左右为难。

  “能否正确选择一家运营商当然非常关键。对于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来说,设立恰当的市场准入条件,在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招标中正确决策,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尤其是面临‘天灾’或‘人祸’的突然袭击时。”建设部城建司公用事业处刘贺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市场准入条件的设立上,仅有资金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一定要有相应的技术设备、运营经验和应急能力,以及其社会责任感、诚信形象等企业文化,“硬件”和“软件”都要同时具备。

  在天然气泄漏事件中有惊无险的盐城市政府显然对此深有体会。6月3日,在反复巡查确认供气已实现“无缝衔接”的当晚,盐城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安全管理局局长等当地要员特地宴请新奥燃气集团,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盐城市长赵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共同经历的这场考验不仅增进了市政府和老百姓对新奥的了解,也加强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据悉,虽然此次天然气泄漏事件中盐城新奥公司并非责任方,但为确保终端用户利益,新奥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代价。据专业人士测算,此项紧急救援行动给新奥燃气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新奥燃气集团总经理陈加成就此表示,当企业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冲突时,公司的原则一定是将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新奥之所以能够在这次“摸考”中成绩出色,显然与其10余年来积累的气源、运营管理、技术、人才、服务、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有直接关系。

  “在客观上虽然无法完全排除城市燃气突发事件,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运营水平等方式来减少或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有关专家介绍,1996年7月国家建设部颁布实施了《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对燃气运营商在燃气气源及质量、燃气压力、燃气生产工艺、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等方面都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但这一规章2002年底已被国务院列入被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范围,不过很多地方政府又把它写进当地的燃气管理规定,作为地方规章来执行,有些城市还在继续每年一度的燃气运营商资质审查。

  “这给各地政府在具体管理衔接工作方面增加了不少难度。”刘贺明处长表示,今年5月1日由正式发布施行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矛盾。据透露,近期建设部还将出台指导性文件《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其中一些具体条款将涉及市场准入条件的内容,可能在应急能力、抢修预案等方面对运营商提出明确的要求。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