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中小企业板新八股疯狂背后的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01:0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官建益 操控、博傻与监管 笔者在成都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听到一个笑话,一名投资者质问管理层为何不给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制订一个上市价格上限,以避免过高的股价拖累大盘走低。
这样的质问让大家一笑置之,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市场中这显然是违反游戏规则的,股价的高低是市场说了算,不是监管者所能规定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对恶意操控者进行监管却是可能的,从当日的成交情况不难看出,对股价的操控是明显的。 但有市场老手说,操控者深谙管理层的意图,推出中小板的新举措当然需要捧场,因此此时管理层是不会处罚操控者的违规操作的,在这种思路下,大量持有中小板股票的机构能够顺利出逃,拉高股价的幕后人物也就无所顾忌。 实际上,仅仅依靠几家机构的拉抬是难以形成中小板的大幅高开的。在此之前,各种热捧中小板的论调已经是甚嚣尘上,各类分析人士更是大胆预测中小板的未来美景。 当笔者惊异于一位“大师”将大族激光(资讯 行情 论坛)的股价定位于60元以上时,另一位分析人士则提出可能上冲百元。 这无疑是一种疯狂,而每次听说哪只股票会成为百元大股的时候,市场也就到了疯狂的时候。这一次的情况则是在主板大跌11周之后出现,让笔者从直觉上感到中小板的开盘之时就可能成为其付出惨重代价的开始。 投资者的赌博性冲动被上述因素诱发,承受长时间套牢的痛苦也就在所难免。客观地讲,由于此次中小板的推出选择在最低迷的时候,已经很大限度限制了投资者的投资冲动。假设是在年初推出中小板的话,说不定真的会有百元股出现,那投资者的损失就会更大。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管理层显然较过去成熟,这从分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谨慎中可以看出端倪;市场的投资者的博傻心理也远不如过去强烈,这是内地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13年资本市场的教训换来的成熟和进步。 这两方面的成熟也让企图制造短线行情的机构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低迷只是插曲 与中小企业板未来的长期发展比,目前的低迷的确只能算一个插曲,或者说是新兴市场必须承受的代价。即便是比较成熟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和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同样经历了从疯狂追捧到理性投资的时期。 倒是中小板的股权分置问题让市场各方更为担心。因为建立中小板的初衷就是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同时克服主板市场一股独大的致命制度性缺陷,但现在的中小板不过是主板市场中流通盘低于3000万股的微缩板而已。由于多数是个人控股的民营企业,其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甚至超过了国有上市公司。 这样的深层次担心更对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对于像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资金来说,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本来就是第一位的,投资中小板公司,实际上意味着长期持股,因为中小板股的流动性远不如大盘蓝筹股好,大机构资金要想轻易出货难度很大,这与多数大机构频繁操作的风格是相悖的。而离开了大机构的参与,中小板公司的市场地位会大打折扣。 换一个角度从管理者来看中小板的问题,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思路。虽然创业板市场被全球的资本市场证明充满了风险,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却是全球资本市场的趋势,中国不可能不沿着这条思路前行;由于沪深股市的股权分置问题积淀已久,在短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能在同样的设置下开通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这也许就是管理层所说的“妥协的产物”。 再从国际视野看,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内地优秀中小企业资源的争夺是明显的,就在中小企业板推出之际,全球七大交易所向中国内地的中小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开设中小企业板,加快创业板实施进程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至于如何规避市场风险,管理层更多的考虑是将上市门槛等同于主板公司,至于创业投资无法退出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避免部分投资者捞一把就走的市场风险,这是中国现行状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