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同扛降价旗 大众打响业务整合第一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06:18 深圳商报 | |||||||||
6月16日,上海大众将旗下全线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帕萨特1.8T、POLO、GOL降幅均为1万元,全线产品降幅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间。同日,一汽—大众也宣布其大众车型全面降价,其中新捷达、宝来、高尔夫平均降幅达1万至1.2万元,这无异于在国内车市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而大众(中国)联合国内汽车两大巨头同时扛起降价大旗,这一举动更显耐人寻味,意义深远。
大众打响保卫战 从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到2003年控制1/3的市场份额,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占有率不可否认正在逐年下降。如果说大众对这一倒退现象已有危机感的话,那么今年大众在国内市场中的表现则更令其尴尬:近年来增长迅速的上海通用已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开始威胁南北大众头一把、二把交椅的位置。今年4月,上海通用产销量已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一汽-大众,仅仅位居上海大众之后;而5月的产销数据表明,上海通用的销量达到22912辆,不仅以多出2000多辆的优势继续超过了一汽-大众,而且仅比上海大众的23359辆少447辆,两者的差距非常小。大众必须要推出新的措施来挽救流失的市场份额,这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众所周知,说大众“谨慎”也好,“骄傲”也罢,大众在国内市场中表现总有点“迟钝”,从不轻言降价。然而大众是输不起中国市场的,2003年,大众中国的销量已超过德国本土,中国市场成为大众最主要的增长点,面对通用的步步紧逼,大众焉能坐以待毙?此次南北大众以庆祝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称号,回馈用户为由同时对旗下所有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应算是大众的一个觉醒,是其在国内市场策略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大众终于摆出了保卫市场份额的战斗姿态,以阻击扩张迅速的对手———上海通用,确保大众全球最重要市场的利润。 南北大众合作提速 最早在日内瓦车展上,已传出了大众有意整合两个中国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消息。有消息称,大众认为,中国业务之所以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南北两个大众在资源和市场运作上缺乏统一性,尽管双方不能在机构上进行整合,但在实质业务方面,凡是德方有决策权的经营工作今后都应该整合起来。于是,在北京车展上,开始出现了大众携同南北大众参展的局面;大众汽车集团也正式宣布:大众汽车集团中国(VolkswagenGroupChina)作为统一管理中国业务的一级组织机构取代原亚太区,直接向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董事会负责。而据悉,这一机构的升级,就是为了在保留两个轿车合资企业现状的前提下,达到强化大众品牌的目的,比如两家企业的广告和公关要统一,之前各自分开进行的开发、采购和营销也要尽可能放到一起等。种种迹象都表明,南北整合已是弦上之箭。 记者在南北大众降价后的第二天电话采访了上海大众华南分销中心经理王晓峰,他表示,目前,整合不整合的问题很难说,至少没听到高层有这个说法。众所周知,南北大众有一些车型还是竞争对手,但有一点肯定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两家企业共享的零配件资源等会越来越多,如一汽-大众生产的发动机提供给上海大众配套,上海生产的变速箱也同时提供给一汽-大众。 大众“盟主”的声音将更强 在调整后的大众中国机构———大众(中国)的职务表上显示,雷思能博士(Dr.BerndLeissner)出任中国总裁,韩尼克先生主管销售与市场,施乐德博士主管技术,柯鲁迪先生主管采购,张绥新博士主管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而最高负责人雷思能也曾表示“以后所有大众在中国的决定都由北京方面最终做出”,可见大众在中国的集权姿态已是非常明显,这表示,未来大众中国的声音将直接影响南北两个大众的战略实施,市场反应无疑会更“畅通”。 由外资企业集权管理,这一举动能否有助于外资企业与国内合资企业一起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变得更强大?抑或将令国内企业逐渐湮没在国际汽车巨头的声音中?这些都还有待时间的考证。但不管怎样,南北大众之前的问题,对于不少合资企业如本田系列、马自达系列、丰田系列等来说,都有相同的烦恼,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南北大众的走向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后果,将会是令中国汽车工业瞩目的一件大事。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徐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