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发言”凸现行业窘境 基金最近比较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01:59 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 孔维纯 昨日,海富通基金公司《有关市场不实传闻的澄清公告》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兴趣。通过程式化的语言,公司要表达的意思简单明了:首先,“巨无霸”基金海富通收益目前的份额稳定在130亿份左右,并非如市场传闻般遭遇巨额赎回,投资者可以等着看基金二季度报告。第二,公司投资管理团队稳定,不仅没有人离开,队伍反而还壮大了。
针对市场传闻“发言”的不止海富通一个。早在本月中旬,重仓股大跌、业绩遭重挫的博时基金就通过多家媒体表示有话要说。博时当时表示:公司所有基金经理均安心地在各自岗位开展工作;证券二级市场走势是很难预知且准确把握的,汽车股的下跌,与汽车降价以及汽车行业库存增加的消息有关,博时在此次下跌中抛售股票的传言完全不是事实。随后,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经理肖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重申,有关博时基金出现大额净赎回以及在此轮下跌行情中抛售股票的传言与事实相悖。 与海富通和博时的积极回应相比,巨田基金上周关于新股市值配售异常情况的公告显得较为被动。由于违规申购中小板块新股,巨田基础行业基金作为反面典型之一被媒体曝光。对此行为公司给出的解释是:此情况的发生是由新股市值配售中电脑系统技术参数设置为市值上限造成,这反映出公司对于相关交易规则掌握不够准确,公司正在积极整改。此外,公司向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表示真诚道歉,并保证今后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和风险监控,杜绝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频频“发言”,表明基金公司最近比较烦。随着股市的连续下跌和基金净值的显著缩水,基金专业理财的光环逐渐黯淡。对于今年年初杀入基金市场的新投资者来说,基金的表现尤其不能令人满意。净值整体不景气;长盛基金又爆“准黑幕”;违规申购新股;违反契约投资;高层换班,基金经理频繁流动……诸多的负面因素打击着基金投资者的信心。 而与此同时,基金一方也是满腹委屈。缺乏衍生工具和做空机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净值与大盘齐跌;新基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仓,没什么可买的也得买;投资者没有长期投资意识,一看净值下跌就怨声不断……或许是为了得到更公正的评价,海富通引入了惠誉国际评级公司(FitchRatings)评估基金公司的经营和业绩,而博时也聘请了普华永道等3家国内外知名的独立咨询机构,全面评估公司6年来包括风险控制、 IT、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委托理财者与受托理财者之间的恩怨,在财富缩水时最是剪不断理还乱。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基金行业在公司治理、运作水平以及监管方面的确还存在不少问题;而同时,我国基金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也有待提高。记者上周末采访巨田基金一位投资者时,该投资者正沉浸在中小板块暴涨的喜悦中,庆幸自己买对了这只“违规基金”,才得以分享这部分新股增值的收益。 按照国际资产管理业的惯例,评价一家基金公司或者一只基金产品的业绩,没有5年以上的历史记录是很难作出科学结论的。分析人士提醒,基金是更适合长期投资的品种,如果我们的投资者太过急功近利,那么投资的结果很可能是“猜对了前头,却猜不到这结局”,与长期稳定的收益擦肩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