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世界知名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需要解决投资低效率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 06:2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菲尔普斯教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4)上的演讲

  人物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 Phelps)

  1959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菲尔普斯曾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菲尔普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非常感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盛会。每次讨论中国及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关系时,我总是显得非常兴奋。现在,中国经济的表现非常好,这得益于中国在过去20年来选择了非常正确的经济政策。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政府追求经济繁荣和发展的迫切愿望,使得中国成为对外资有很大吸引力的地方。外资的持续增加,增加了中国经济体系内的投资活动,也对中国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影响。

  今天,我想谈三个问题。首先,结构性因素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构性因素可以指中国从国外所获得的特殊投资机遇,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所产生的活力或机制;其次,我想讨论国外经济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活动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再次,我要讲一下投资过热是否会对中国就业产生影响,以及是否会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产生中期的影响。

  结构性因素对中国就业与增长的影响

  我认为,美国的国内经济正在放弃或者说出售美国的竞争优势。因为,本来美国工人是美国公司所拥有的那些技术和商标的唯一受益人,这些技术和商标的竞争优势可以使美国工人的工资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转让,使中国的工人也能够分享这些技术和商标的竞争优势。现在,无论是美国公司还是欧洲公司,它们已经没有多少储备,可以在未来向中国转让这些竞争优势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改变下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说,为了追赶上美国和欧洲已经掌握的更高的技术水平,中国应该采取更强有力的国内政策与措施,来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现在,中国所面临的情况与欧洲战后的一段时期非常相似。

  在战后1950到1975年这段时间里,欧洲成功地渡过了这个阶段。如果中国也希望能够成功地渡过这一阶段,要达到欧洲1950年代和1960年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话,那么中国就需要学会各种先进的管理技能,增加研发支出及熟悉市场营销等。为了能够成功地过渡到经济增长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欧洲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同样,中国要想成功地转向这一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激励不同层次商业人士的创新计划,并从中挑选出更有商业前景的创新计划,中国将需要发展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可以向这些有商业前景的企业提供融资帮助。美国有这样的新型金融机构,也许中国也将会有这样的金融机构。

  国外经济景气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这里,我想谈国外经济景气水平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在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具有表现良好的奇异特征,但欧洲已经处在长期的结构性衰退之中。同样,在过去三年半时间内,美国经济业已告别了投资膨胀。就我们可以估计的程度而言,美国经济不仅仅是低于商业活动的正常水平,而且是有点低于经济活动的不景气水平。美国的活动率(总就业人数所占总工龄人口比例)仍然处于不景气的1993年水平;美国的参与率(总劳动力人数所占总工龄人口比例)仍没有达到1988年水平。经济学家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及所谓有效需求理论解释道,欧洲经济衰退及美国新近出现的小规模衰退,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坦率地说,我并不建议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来估计最近几年来持续衰退的影响。凯恩斯主义采用了利率的分析,并认为利率水平是由被确定的货币存量需求所决定的。但是,最近一些中央银行确定利率水平,往往是为了控制汇率水平。如果中国能充分地降低利率水平,那么就可以防止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又可以避免通货紧缩及经济衰退的影响。

  但是,欧洲经济和美国经济的低迷不振,会导致世界利率水平的下降,由此中国获得了由全球经济景气度不平衡的结构所带来的利益。简而言之,目前美国和欧洲通行的低利率,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投资膨胀。正如我早先说明的那样,随着投资活动的增长,工资水平将上升,投资增长也会伴随着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结果,就业人数就增加了,吸引了更多来自农村地区的工人。

  显然,当美国和欧洲经济开始复苏时,我们无法确定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将会如何发展,但可以肯定经济复苏将会导致世界实际利率水平的上升,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所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着不断增加的诸多难题。

  经济过热与投资过热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如何解决经济过热和过度投资两个问题。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美国的货币政策显然不是一种中立的货币政策。现在,美国的货币政策迫使实际利率水平远低于与经济均衡路径相适应的正常的利率水平。根据我本人在上个世纪1960年代参与制订的新的标准理论,非中立的货币政策具有非常快地推动就业增长的影响。如果受其他因素冲击的影响,例如公司丑闻和中东紧张局势等,非中立的货币政策会对就业水平的下降不至于太快而产生影响,这也成了非中立的货币政策的一个政策效果。我认为,美国输出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低利率,刺激了中国就业的快速增长。

  与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结果相反,那些怀疑这一理论的人认为,我们没有看到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增长,也没有在中国发现通货膨胀率在增长。但是,如果我们干预了通货紧缩的冲击,就可能出现降低通货膨胀率或甚至降低通货紧缩率的事件,直到通货紧缩的冲击消失为止。根据我本人的长期观察,从上个世纪1960年代开始,美国花了相当长时间才辨别清楚由非中立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并对辨别预期通货膨胀作出了充分反应。事实上,目前中国存在着通货膨胀的信号,这种信号主要存在于资产市场中,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中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在美国,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通货膨胀信号。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过度投资是由货币政策造成的,美国在投资膨胀时期已经达到了过度投资的边际,同样中国也达到了这一边际。根据标准理论,货币政策应致力于稳定实际利率水平,对总有效需求的刺激实际上是一种财政政策的刺激手段。确切地说,为了避免投资影响的综合症,与其采用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还不如实施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但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加速了投资增长。在一个封闭经济体内也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实际利率的缓慢下跌,足以适应于资本存量增加的冲击影响,就象哈耶克在1932年所主张的那样。然而,一个开放的经济,尤其像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并不大,实际利率水平又不能下降到过于低于世界利率水平,这种世界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美国和欧洲的实际利率水平来确定的。也就是说,中国即便降低实际利率水平,还是无法消化掉提前增长的资本存量。

  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持续的过度投资导致了资本存量的逐渐增长,最终对就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负面影响将会抵消甚至超过目前非中立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扩张性影响。

  最后我讲一点,对目前中国政府而言,中国首先存在着过量的资本存量的过渡性问题,但这种过量的资本存量会很快消化。因为,随着目前的生产活动增长,将会迅速地把过量的资本存量用于建设工厂或者购买设备。也就是说,所有经济活动的过热,或者由过度投资引起的经济过热问题,只是一个短期问题。通过两三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消化掉过量的资本存量,就不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我刚才提到是一个短期问题,但中国面临着一个最终需要解决的长期问题是过失的投资,所谓不良投资也是指这些投资,这些投资本不应该进行或者没有按原定方式加以实现。所以,中国需要解决投资决策中的低效率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加强金融结构的调整。

  谢谢大家。

  (本文翻译:阎雨田、校阅:乐嘉春。本版部分资料由梁晶工作室提供)

  [链接] 菲尔普斯的理论贡献

  菲尔普斯对宏观经济学理论最为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修正菲利浦斯曲线的理论,被称为弗里德曼-菲尔普斯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菲利浦斯曲线代表了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关系,即描述了货币工资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在长时期内存在着稳定的关系。菲利浦斯认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这一关系就是菲利浦斯曲线。我们也可以把菲利浦斯曲线转换为描述通货膨胀率(纵轴)与失业率(横轴)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菲利浦斯曲线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联系了起来。

  但是,菲利浦斯曲线不能很好地说明未来价格的调整。然而,如果把价格调整的预期因素加到菲利浦斯曲线中,当预期通货膨胀上升时,菲利浦斯曲线就会上移,由此形成了一条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菲尔普斯和弗里德曼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菲利浦斯曲线的附加预期模型。由此,也奠定了菲尔普斯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杰出地位。

  菲尔普斯的另一理论贡献在于,他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们一起研究并建立了工资与价格定价的非协同模型,沿用了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观点与方法,运用不完全信息等理论来研究自然失业率、隐含工资合同、滞后效应与失业等重要问题,并试图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例如,他提出了著名的菲尔普斯孤岛命题。菲尔普斯认为,经济波动是由于人们对经济中正在发生的事件不具有完全信息所引起的。假设每个企业都在一个孤岛上,岛与岛之间不可能进行瞬间通讯。当信息受到这样的限制时,即便它们能进行完全的理性预期,这些企业还是不会知道经济中其他商品的价格。当它们不知道价格总水平时,它们必须对此进行猜测。菲尔普斯通过对类似孤岛现象的经济学解释,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单个企业对于经济中其他部分正在发生的情况产生错觉时,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际GNP为什么会对潜在水平发生偏离。菲尔普斯在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时,试图寻找其微观经济学基础,所以,作为新微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菲尔普斯,也成了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作出过较大贡献的经济学家。

  除此之外,菲尔普斯的理论贡献还在于他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曾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菲尔普斯利用这一理论,提出了经济增长黄金律,进一步探讨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事实上,黄金律通常是指平衡增长路径中劳动与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条件,即将劳动与资本比率视为一种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并通过调整劳动与资本比率,可以确定一种可预期的经济增长。菲尔普斯在一篇关于黄金律的论文中,还试图分析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资本投入和增加研发支出等手段来达到技术进步,以及经济中存在的创新和新发明等问题。

  对于今天的中国,菲尔普斯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中国经济无法避免失业率、通货膨胀和提高投资效率等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关注这位在国际宏观经济学界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证券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