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车检换氟”用的是哪只“手”?(调查·直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 04:01 人民网-市场报

  新华社记者 李俊义

  “全市2001年12月31日前注册的装有空调器的车辆,须到指定单位实施氟里昂替换,然后由指定单位发给《绿色制冷凭证》,凭此证办理其它年检手续,否则一律不办理检车手续。”这是今年4月石家庄市公安局、市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公告提出的要求。同时,只有一家公司在公告里被指定为替换氟里昂的业务单位,并指定了市区5个替换地点。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这纸公告一经媒体发布,立刻引起了有加氟业务的汽车装修行业和驾车者的不满,认为这是一条借环保名义实行的“霸王条款”,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6月15日,在一片反对声中,这一公告又突然叫停。从发布到暂停,时间还不到两个月。更为奇怪的是,无论是文件的发布细节还是暂停的原因,两家签发部门都称不了解———盖有两家单位红章并得到认真执行的规定,却成了一笔谁都不清楚的糊涂账。

  从5月底开始,记者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对此事进行了跟踪采访:行政之“手”为什么要干涉市场之“手”,是为了环保还是为了垄断?

  汽修经营者:行政强制下的垄断行为

  4月21日,“车检换氟”文件一发布,就引来石家庄市众多汽修经营者和驾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一公告其实是行政强制下的垄断行为,明显违背了国家有关法律。

  石家庄一家很知名的汽车装修公司经理说,环保政策理应支持,但采取的手段却让经营者很难接受。控制汽车空调氟污染,首先应该由工商部门查处不合格的氟产品,其次应该出台一条标准,将加氟行业的门槛抬高,达到这一标准的才可经营。而不是由行政机关指定由某一家公司独家经营,这明显带有垄断之嫌。

  一些汽修经营者认为,全市500多家汽车修理企业,都是平等的竞争主体,行政部门指定的某些汽车修理企业,实际上是借助行政机关的力量排挤其他经营者,对其他平等竞争主体造成打击,有悖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一公告完全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这一公告也引起许多驾车者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纯属敛财。石家庄市民王某有一辆牡丹客车,尽管车况良好,但至今没有办下检车手续。原因是他没有去替换地点换氟。王某说,检车之前,他已经在一家正规汽修企业换过国家认定的环保氟,但到了替换点后,工作人员测都不测,就说不合格。

  替换点:不是自家氟一定不合格

  5月底,记者在指定的5个替换氟地点采访发现,正如王某所说,不论原有氟质量如何,只要不是在替换地点加的,肯定是不合格的。甚至在一个替换点换过的氟,经另一个替换点检测后,也变成了不合格。

  5月31日,记者来到到石家庄市北方机动车检测站里的替换氟定点。这里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替换的氟针对的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氟,车辆并不需要非要来他这里换氟,如果在非指定地点换了,只要检测合格,仍然可以拿到《绿色制冷凭证》。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情况并非如此。

  6月1日,记者坐上了一辆待检的桑塔纳小车,亲身经历了整个换氟过程。记者一行首先来到平安大街的替换点,加氟后,工作人员将一张证明已经替换过氟的绿色标志贴在了车上。路上,记者将这一绿色标志撕下后,立刻去了另一个替换点。经这个替换点的仪器检测,刚刚换过的制冷剂含环保成分只有56.7%,按照国家规定,这一比例达到85%才算达标。检测人员告诉记者,一分钟前有一辆车加了他们的制冷剂后,比例达到了99%。同一种制冷剂,区别只在于加的地点不同,但检测的结果却天差地别。

  同行的司机说,同种制冷剂两个检测结果,这说明要么是这种产品有问题,要么是工作人员在检测仪器上捣鬼。如果是后者,就会推出一个结论,只有来替换点加的氟才是合格的,其它地方加的氟,即使合格也能检测成不合格。

  从发布到暂停:一纸糊涂公告

  尽管定点换氟的公告是由石家庄市公安局和环保局联合发布的,但两个单位都说对发布细节不太了解。没有人告诉记者这个规定中为什么只指定了一家替换的业务单位,指定这家单位的依据是什么。而公告叫停后,两家单位又都同时称不清楚,环保部门甚至不知道这个公告已经被停止执行。

  6月1日,在石家庄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环保局在回收氟里昂的公告里仅起一个会签的作用,任务主要是监督替换下的氟不泄漏,并送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降解,以保证其真正不污染环境。至于具体如何操作,那是公安部门的事。

  随后,记者来到石家庄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件事主要由市车管所负责,具体情况在那里可以了解清楚。然而,记者在车管所得到的消息却是,他们作为一个文件执行单位,并不清楚很多,这几天他们接到很多电话询问此事,他们也没法回答。

  6月16日,“车检换氟”公告叫停的次日,记者电话联系石家庄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有关科室,希望了解叫停的原因。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文件主要是市环保局负责的,建议记者去环保局了解。在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很惊讶,他反问记者:叫停了,我怎么不知道?而后,他告诉记者,这个文件是他具体签办的,但停止执行他听记者说了才知道。石家庄市车管所倒是知道这个公告被叫停了,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叫停,一位负责人说:反正上级让停咱就停了呗。

  有关人士认为,“车检换氟”的目的是为了环境保护,但出于好意的规定为什么会半途而废?规定出台前是否进行了充分调研?一旦出现问题,是否有应急措施?显然,这个规定从匆匆出台到突然叫停,此类问题多少被疏忽了。石家庄市“车检换氟”风波,事实上是给政府部门上了一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进行政策决策时,如何才能遵循科学有效的机制,兼顾公平和效率,将行政之手和市场之手协调起来。

  《市场报》 (2004年06月25日 第五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