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正文
 
老牌管理学院的新梦想 培养真正的管理大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 01:0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贾南 发自上海

  眼下的复旦大学校园就像大工地,复旦大学和其管理学院都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着翻新与重建,如此大兴土木是要迎接明年将到来的校庆及院庆。管理学院坐落在李达三楼,那是一幢独立于复旦大学校园之外的教学楼,是由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李达三先生捐助兴建的。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祖康教授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是,微笑常挂在嘴边,他是个乐呵呵的人。郑祖康曾是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1980年赴美国学习,1984年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学成归来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

  复旦大学是我国大学中最早设立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学校之一,早在1920年就成立了工商管理系,并在1929年成立了商学院,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是商学院1952年的毕业生。目前该学院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管理科学系等8个系和1个高级经理培训部,以及数量经济与运筹学研究所等14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郑祖康时常谈到中国的管理学还处在学习阶段,要十分注意向管理学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这可能也是复旦管理学院有诸多对外合作项目的初衷。老牌管理学院怀揣着新梦想,走上了国际化道路。

  记者:管理学在21世纪的中国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郑祖康:管理学在21世纪的中国将会发生巨大作用。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这其中,会有很多问题反映出来。从管理学这个角度上来讲,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手段等,都要做一系列转变。再加上中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诸如东部地区要国际化,中部地区要崛起,东北地区要重兴,西部地区要开发,这样要如何解决呢?原来经济的不平衡性,再加上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将导致未来发展中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所以,这就要求管理学必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现在很多人讲管理学要国际化,这我赞同,但我认为是要有条件的。目前我们在某些方面确实还做不到,还没有发展到国际化的程度。可以说,管理学在整个21世纪,对中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企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管理、卫生管理等等。社会中所有的管理,都要进行转型。现在中央对此也很重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我认为这是非常切合实际的,这就是管理思想的转型。

  记者:现在人们往往将MBA也就是工商管理等同于管理学,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郑祖康:管理学是一个学科,MBA可以说是学校的一个产品。MBA主要培养的是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它不是管理学的全部,但现在人们往往将MBA就等同于管理学。实际上,管理学还包含其他多方面的管理,比如MPA即公共管理等。只不过现在MBA是最热门、最被关注的,因为我们广大的企业是需要MBA人才。企业需要改造,改造就需要人才,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其实,现在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改造,只不过还没有发展到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程度。比如医院的院长,我们现在的院长都是大夫出身,有高明的技术,但他们会不会管理医院呢?这还是个问号,所以他们也需要学习,需要成为真正的管理者。其实各行各业都渗透着管理学。

  另外管理学的发展还需要各行业的相互带动,现阶段企业需要发展,就要有MBA人才。目前就是要把这部分需求先突破,然后再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记者:您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管理学要如何赶超欧美?

  郑祖康:现在我们教授所能做的就是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引进到这里来,我们总的想法就是把世界上好的东西拿过来。我们的经济水平赶不上人家,那我们就要把先进的思想引进过来,而这些思想又能促进我们的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拿来主义。到现在为止,很多管理思想都是引进的。但我要强调的是,引进是要有选择、有区别的,要适合本土的发展才行。

  记者: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呢?

  郑祖康: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在教学中,我们引进国外的管理方式方法后,尽量采用中国的案例,把国外的管理思想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双管齐下的进行教学。其实,我认为这样还不够,中国的情况非常特殊,比如东北地区国企改制,这项工作谁来做呢?可能现在在上海学习MBA的学生难以从事这项工作,那里的情况又和现在上海的情况非常不一样。

  我认为要培养各方面的管理人才,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不能专门培养只适合在上海发展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意识。如果我们现在培养了一大批可以到东北参与国企改造,可以到西部参与西部开发并取得成功的学生,那我认为这就是成功。你刚才提到有哪些挑战,其实这就是挑战。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如果能让各种各样的管理都能发挥它的作用,发挥它的潜在能力的话,那就好了。

  我们在引进外国先进的方法、理念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也会发现还有很多方法是没有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总结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能产生自己的管理思想,对于管理学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记者:那您对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郑祖康:说实话,我们的管理学科水平还不高,,目前还没法跟别人比。我们的管理学院成立到现在还不到20年,实力确实不是很强。对于我们来讲,还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现在还很难谈到重大创造,当然能创造很好,但是我们还是要注重学习。有学生问我,他们应该如何到西部开展工作,如何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但我感到我们是教不出来的。

  如果我们能知道如何将我们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造好,那也是创新,因为这是世界其他国家都没碰到过的问题。我们现在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目前就管理学思想的研究创新和发展来说,是非常薄弱的。

  记者:中国何时能出现真正的管理大师?

  郑祖康:这比较难预测。主要还是要看中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如果有人能把中国国有企业的问题解决好,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整理出来,那他就能成为大师了。我们产生管理大师的时间可能还要很长,短时期内很难出现。现在我们的很多东西,如物质条件等,还没法跟发达国家比,这是不在同一等级上的比较。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6月25日 第三版)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