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次级债热 确是解决资本充足率的良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 01:0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王岽 目前,众多银行进行了次级债发行或推出了各自的发行方案。但是,次级债确实是中国商业银行解决资本充足率难题的良方吗?在这一片次级债热潮中,有一些问题是需要各方面多加思考的。
首先,次级债只能列入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所以,它并不能解决当前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不足的问题。由于存在发起人虚假出资、资本补充工具欠缺以及经营者对资本充足率的认识不足等问题,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而次级债,由于其作为债务必须偿还性,只能根据其剩余年限部分列入附属资本,对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没有什么帮助。 其次,次级债利率的合理水平应该是多少呢?对于银行来说,次级债利率的确定面临两难境地:如果发行利率过高,将加重自身的债务负担,如果利率过低,又存在发行失败的风险。而由于次级债的特殊性质,使其利率必然高企。 利率的确定是一个对债券全面衡量的过程,假设期限为5年,目前5年期流通中国债的收益率约为4.5%(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剩余期限为5年的国债到期收益率),则发行利率=同期国债利率+信用补偿溢价+次级风险溢价+税收负担溢价+流动性补偿溢价≈4.5%+0.3%+0.5%+0.3%+0.5%=6.1%。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远高于原先一些人士4%—5%的预测和已发行次级债的利率水平。 三、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容易成功吗?次级债的不可流通性,使其发行主要依靠定向私募的方式,而保险公司成为主要私募对象。今年4月,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定期债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保险公司银行次级债的总持有量不得超过其总资产的8%,购买单一银行的次级债不得超过上月总资产的1%,单期品种不得超过该品种发行量的20%。 同时,通知还将保险公司投资商业银行次级债务的范围限定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发行的次级债,期限上限定为6年。相关资料显示,全国保险资金总资产约为一万亿元,按照8%的规定,整个保险业可投资于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总金额约为800亿元。 根据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次级债发行计划的情况,发行量约在300亿—400亿元左右,而几大国有银行的加入(如建设银行的次级债发行计划)将使这一市场趋于饱和,有限的承接能力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发行风险。事实上,已经有银行对次级债的利率与期限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保险公司的需求。而对于不属于保险公司投资范围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更趋艰难。 还有,次级债的发行能为银行经营与发展起到多大的帮助呢?从境外的经验来看,一般是经营情况良好,仍然具备较强盈利能力的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暂时不足时采取发行次级债的方法补充资本,而中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很低,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无疑要打一个问号。 历史上,过分重视规模总量,忽视资产质量是中国银行业的通病,近几年来,大多数股份制银行采取了超常规发展的策略,贷款、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良资产问题值得关注,次级债的发行是否可能会暂时掩盖快速扩张中的问题,管理者应当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