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运行的国际影响引起广泛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5日 00:01 中国经济时报

  ——访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

  特别访谈本报记者 孙超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世界经济运行有哪些主要特点?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梅新育:特点首先表现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趋向巩固。

  目前美国消费、投资增长势头良好,5月份零售增长1.2%,4月份则是下降0.6%,特别突出的是就业改善。去年至今年前两个月的美国经济复苏近乎“无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幅度虽然得到了显著恢复,但劳动力市场仍然行情低迷,今年1—2月,美国失业率均为5.6%,比去年12月份仅低0.1个百分点。一季度,根据美国会议委员会编制的先行指标综合指数中,10项先行指标中有6项指标有所改善,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等4项指标有所恶化,表明美国经济增长中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增长如何转化为就业增长。从3月份就业人数猛增30.8万人开始,美国就业情况显著改善,5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净增24.8万人,使今年就业人数的月平均增幅达到23.8万人,为4年来最快增长速度。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就业市场要保持稳定,就业人数月增长数量应不少于15万人,至今美国新增就业人数已经连续第3个月超过15万人,表明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势头基本上已经不可逆转。美国联储6月16日发布的《全国经济调查报告》(即所谓《褐皮书》)也指出,美国全国经济相当活跃。

  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横向比较不如美国强劲,纵向比较则有所改善。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在整个一季度保持在96.0的同一水平,比上年多数月度的数字略高,表明欧元区经济至少可望保持低速增长。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幅度为0.4%,今年第一季度达到了0.6%。欧洲中央银行6月10日发布的6月份报告估计,今年欧元区GDP增幅将在1.4%-2.0%,明年为1.7%-2.7%。

  日本经济从2003年开始出现走出10年萧条的迹象,国内企业物价从2003年11月开始连续3个月小幅度增长。在出口和企业设备投资的带动下,今年第一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1.5%,折合年率为6.1%;大型制造业景气判断指数在3月份上升到12,为1997年6月以来最高纪录。表明日本经济可望持续复苏。

  第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面扩大,高速增长地区增长势头基本巩固,但发展不平衡。在强劲的外需、宽松的国内货币政策和信息技术部门增长的支持下,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成为当前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仅次于美国;拉美、非洲、中东欧经济显著改善,独联体国家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普遍的良好增长态势中,也存在增长不平衡,韩国消费极度疲软导致经济复苏受阻就是突出的一点。

  第三、能源价格急剧波动,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最大不确定性之一。人们普遍担心,油价持续升高将蚕食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引致世界经济减速,通缩再次降临。历史上每次油价下降均明显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每次上涨则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进而导致各国央行提高利率,削弱投资和消费信心,提高生产成本,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过去一年油价每桶已上涨10美元,根据经验计算,这将导致发达国家通膨增加0.5个百分点,GDP增幅减少0.25个百分点。生产企业的成本也将上升,利润下降。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每上涨1美元,杜邦公司每年税前成本将增加1.35亿美元;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桶,就相当于对美国消费者多征收700亿美元的税。5月美国生产物价指数大幅上升主要就是高油价所致。欧元区所需石油70%以上依赖进口,油价高低对其经济影响更加直接。若油价持续在高位徘徊,欧元区通胀将进一步走高,经济复苏无望,使欧元区调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愿望落空。日本经济也将遭打击。油价若在年底前保持40美元/桶,则日本企业平均收入将下降2.5%,使日本GDP降低0.3个百分点。目前,东亚国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亚洲2004年能源需求增长8%-10%,而亚洲主要产油国的产量没有增长,反而扩大了亚洲各国对中东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使得东亚在油价波动风险面前更加脆弱。

  中国经济时报:根据您上面的分析,是否可以判断说“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繁荣期”?

  梅新育:就从体而言,世界经济已经走出2000年下半年以来的萧条,步入新一轮增长。尽管存在油价波动等不利因素,但这一不利影响不宜高估。因为当前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结构已逐渐从能源密集型转向信息产业、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对石油的依赖度明显下降,每单位产值所耗石油比20多年前减少了一半,美国石油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8%降到了目前的1.5%。欧佩克对市场的垄断力量也在削弱,其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已从1973年的55.5%降低到目前的1/3强;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供应份额上世纪70年代是80%,1994年之后这个数字已降为51%,现在只有40%。正因为如此,在6月14日的世界经济研讨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仍然宣布,即使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比过去上涨5美元/桶,基金组织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4.6%的预期仍然不会改变。加拿大等国还提高了预期的GDP增幅。

  中国经济时报:那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哪里?

  梅新育:第一是美国的“孪生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超出预料的军费开支和小布什旨在刺激经济的减税法案推动美国财政赤字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美国4月份的贸易逆差也上升到了了创纪录的483亿美元。这一不平衡是对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威胁。

  第二是通货膨胀趋势抬头。5月份美国消费价格上升0.6%,大大超过4月份的0.2%,为2001年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今年头5个月,美国经过季节调整的消费价格折合年率为上涨5.1%,大大高于去年全年的1.9%;核心消费价格上升2.9%,也远远超出去年的1.1%。欧洲中央银行6月份报告也担忧欧元区内通货膨胀率将突破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上限,今年可能是1.9%-2.3%,明年可能是1.1%-2.3%。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物价水平也普遍有所上涨。

  第三是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损害发展中国家增长的希望。世贸组织新贸易谈判回合步履维艰,一些发达国家的某些社会势力还企图推迟明年1月1日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的计划。

  第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可能危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尤其是不少发展中国家奉行新自由主义导向的经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增长的利益没有得到公平分配,恶化了收入分配,加剧了社会分化,对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利的。印度大选的意外结果已经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第五是地缘政治动荡。目前的热点是中东,是伊拉克;更大的潜在热点则是东亚。

  第六是能源价格波动。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梅新育:如果说去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高速增长,那么,在宏观调控政策下,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将是“着陆”。

  中国经济时报:世界经济运行对中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梅新育:就正面影响而言,主要贸易伙伴和全球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吸收我国出口的容量扩大。国际社会普遍看好2004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前景,世贸组织预计今年世界贸易将增长7.5%,比2003年高3个百分点。

  就负面影响而言,国际能源与原料市场的价格振荡对我国影响加剧。今年1—4月,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达41.5%,比2003年上升5.5个百分点。中国对石油资源依赖性的增强决定了中国难以躲避这轮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冲击。据测算,原油价格涨到40美元/桶时,GDP增幅会减低1个百分点。国内石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因此抬高,若国际原油价格平均每桶上涨1美元,中石化的炼油厂一年就将多支付成本66亿美元。短期看,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带动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对当前我国控制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会带来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必然引起上下游行业的波动。

  在分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的时候,应当注意一个最大的新特点,那就是,与世界经济运行对中国的影响相比,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国际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与中国存在巨额经贸往来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他们都高度关注中国宏观调控的影响,“让我们为中国祈祷”——在5月2日的《纽约时报》专栏文章上,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用了这样一个标题表达他对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期待。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的崛起超过了以往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的情形,对某些部门和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