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4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 > 正文
 
第六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综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 12:53 新浪财经

  作为对公共关系实务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公关案例评选在国际上已成惯例。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始于1993年,每两年举行一届,迄今已举办六届。

  第六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于2003年6月底正式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征集2002-2003年期间中国优秀的公共关系案例。本届大赛旨在通过案例征集、案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例评选、案例推广等系列活动,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业的职业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促进行业规范与繁荣。大赛共设18类竞赛项目,每个类别分设金奖一个、银奖若干;大赛还设立两个特别奖项(“中国杰出公关大奖”和“中国公关创意大奖”)。

  18类竞赛项目分别是:1.媒介关系;2.社区关系;3.财经传播(投资者关系);4.内部公关;5.危机管理;6.品牌管理;7.国际公关;8.企业形象;9.新产品上市;10.营销公关(产品、服务);11.大型活动;12.环境公关;13.高科技公关;14. 公用事业公关;15. 医保行业公关;16.文化体育公关;17.非盈利机构公关;18.其他。

  大赛自2003年6月底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经过为期近半年的案例征集工作,共有56个单位送报了88个案例参加本届大赛。经大赛组委会初评审查,共52个单位的77个案例获得本届大赛“入围资格”:5家国际公关公司的15件案例、15家本地公关公司的26件案例、21家中外企业的26件案例、11家非盈利机构和政府部门的11件案例入围本届大赛。

  2004年1月14日-18日,第六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组委会在上海举行了评审会议,来自国内(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关系领域的著名专家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封闭式评审工作。为确保本届大赛评审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大赛组委会起草了规范的评审章程,规定了严密的评审纪律,并对评审工作做了周密安排。

  大赛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下属学术工作委员会和公司工作委员会主要成员和国内著名公关专家组成,在确保评委水平的基础上,注意学术和实务界力量的均衡。

  评审委员会主任由协会领导担任,但其不担任评委工作,具体评审工作由9名评委担任,投票数为单数。为确保评委能独立审阅案例报告,杜绝影响评委独立评判的各类因素,大赛组委会为每个评委安排单独住宿。

  根据评审章程,评审工作按“三读程序”进行,即一轮筛选出金奖候选案例和淘汰候选案例,二轮基本确定金奖候选案例和银奖候选案例,三轮终审投票表决。投票表决以三分之二票数(即6票)多数来决定金奖案例、银奖案例,特别奖项由评委会主任代表评审委员会推荐产生。为确保大赛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大赛组委会邀请上海市公证处本届的评审章程、评委资格以及终审程序和投票统计进行现场监督和公证。

  在为期5天的封闭式评审中,评委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大赛评审章程,采用“三读程序”,对入围的77个案例进行了认真审阅和评审。经多轮投票,本届大赛18个类别共产生金奖案例13个,银奖案例45个,“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第29届世界奥运会组委会报送的会徽发布案例)、“突出优势,体现个性,展示魅力”(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办公室报送的申博案例)同时荣获“中国杰出公关大奖”特别奖项。上海市公证处对具体评审结果出具了公证书。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亲临评审会议并为评委们颁发了评委证书。他指出,自1993年开始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借鉴国际经验,坚持专业评审标准,推出了一大批中国优秀公关案例,促进了中国公关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从本届大赛来看,参赛单位数量和送报案例数量比上届大赛有明显增加,报送单位的层次和参赛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上海、香港两地区还分别进行了地区选拔赛,一些具有公众影响和社会意义的经典案例都参加到本届大赛来。这些都充分显示,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已经得到全国公共关系专业机构、著名中外企业以及和不少非盈利组织和政府部门的认可,该赛事已成为公共关系领域的专业性品牌赛事。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关系必将得到更广泛社会组织和公众的重视,同时为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与会评委们一致认为,本届参赛案例的数量和总体水准均比前五届有普遍提高,涉及行业之多说明中国正逐渐进入全面公关的时代。中国公关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政府公关行为有较大的突显。企事业机构的公关较之公关公司的发展有明显进步,市场需求对公关公司的咨询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案例项目能注意传播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较高的项目管理水平。不少案例报告文本的写作和副件的制作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届大赛的案例评审程序和方法设计规范、科学,体现了公正、公平、透明的特点。上海、香港两地公关协会有组织地选送当地的优秀案例参赛的做法应予鼓励和推广。

  在参赛案例水准普遍提高的同时,令评委们感到略有遗憾的是难在本届参赛案例中找到出色创意的案例。一些案例的写作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急待改进。各地区公关发展尚不平衡。专业公关手段也待创新,公关咨询需要深化。

  对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及其所取得的成绩,评委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家认为,参照国际惯例,定期进行全国性的优秀公共关系案例评选,是一项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六届大赛,无疑取得了预期的效应,这是令人鼓舞的,评委们建议:在今后大赛的组织工作中,还要加大大赛的宣传力度。对文本的写作和附件的制作能提供一些范例,并以适当方式向参赛单位提供咨询。对已规范的评审程序、方法要相对稳定,重在坚持。对获奖案例的推广和宣传上也应多途径进行。大赛也可以考虑多设一些单项特别奖,以在引导中国公关业的发展方面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本届大赛评审结果将在今年3月中旬召开的2004年行业工作会议上发表,所有获奖案例将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2004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期间予以揭晓并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为感谢香港公关专业人员协会、上海公共关系协会、上海哲基公关咨询公司对本届大赛的大力支持,组委会决定在第六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颁奖典礼上为三家单位颁发“组织奖”。

  本届大赛获奖案例统计资料如下:

  从参赛单位性质来看,5家国际公关公司产生3个金奖、9个银奖;15家本地公关公司产生3个金奖、16银奖;21家中外企业产生3个金奖、15个银奖;11家非盈利机构和政府部门4个金奖、5个银奖。

  从参赛单位分布地区来看:北京41个入围案例产生5个金奖、27个银奖;上海15个入围案例共产生3个金奖、6个银奖;香港12个入围案例共产生3个金奖、6个银奖;广东7个入围案例共产生1个金奖、4个银奖;天津1个入围案例产生1个金奖;台湾2个入围案例产生2个银奖。

  本届大赛参赛案例涉及IT、电信、汽车、制药、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航空运输、化妆品、家电、食品、能源、化工、网络、酒店、轻工、文化等近20个行业,以及非盈利机构和政府部门。

  第六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评审会议过程纪录

  时间:2004年1月14日-18日 地点:上海银河宾馆 主持:郭惠民

  出席:郑砚农、郭惠民、陈向阳、李道平、纪华强、田晔、崔绮云、潘肖珏、王虎、吴亮

  会议议程:

  一、评审开幕式(1月14日14:30-15:30)

  郑砚农常务副会长代表协会讲话;陈向阳副秘书长介绍本届大赛基本情况。

  二、评审准备会(1月14日15:45-17:45)

  郭惠民执行主任对评审章程进行说明;陈向阳副秘书长介绍评审工作安排及事项。

  三、审阅案例报告(1月14日20:00-15日20:00)

  评委在各自房间独立审阅案例简述及案例报告。

  四、一轮投票表决(1月15日21:00-22:00)

  五、审议候选报告(1月15日22:00-16日16:00)

  评委在会议室审议候选案例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和影像资料。

  六、二轮投票表决(1月16日16:30-17:30)

  七、候选案例研判(1月17日09:00-12:00)

  评委各自发表对候选案例的研判,并就评判标准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八、终审投票表决(1月17日15:00-15:30)

  评委在上海市公证处的监督下,独立完成终审投票。

  九、结果统计发布(1月17日15:30-16:30)

  工作人员在上海市公证处监督下独立统计投票结果;公证人员核实投票结果;

  郑砚农主任发布终审投票结果,并提名特别奖项案例。

  十、评审分析总结(1月17日16:45-18:45)

  郑砚农常务副会长代表协会感谢评委的努力工作,同时颁发评委证牌并合影留念;

  评委各自发表对本届大赛组织、案例水准、评审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会议圆满结束。

  第六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

  评委会主任:

  郑砚农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执行主任:

  郭惠民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委员:

  郭惠民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陈向阳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发展部主任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司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李道平 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田 晔 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司工作委员会委员

  王 虎 上海哲基公关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司工作委员会委员

  崔绮云 香港公关专业人员协会会长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纪华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潘肖珏 上海体育大学公关教研室副教授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吴 亮 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公共关系经理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