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货币政策效果初显下的财政政策缝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 09:3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唐福勇

  进入6月,随着各项最新统计数字的出来,原有实施的各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开始初显,与之相匹配的财政政策虽在5月底正式表明向中性财政政策转向,但其转向力度的大小却似乎也要视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大小而定。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正如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此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不需要财政政策来配合货币政策共同抑制经济局部“过热”。他认为,首先,前半年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正在显现,从4月份的数字看,已经对银行信贷起了作用,信贷比例已有所回落。“从货币政策效应的滞后性来说,当前要多看看未来一二个月的数字变化。”

  而从统计的最新数字来看,似乎更佐证了曹远征的这种看法。

  自从去年底以来,为了抑制局部过热与部分行业过热的趋势,货币政策频频出台,从截止到5月底的统计数字来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的金融运行情况显示,贷款快增态势明显减缓,5月份,货币供应量和各项贷款的增长速度减缓,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18.25万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上月末低1.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06万亿元,增长18.6%,增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长32.7%;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132亿元,同比少增1404亿元。其中,本月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290亿元,同比少增1253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850亿元同比少增54亿元。

  同时,国家统计局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报告也显示,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进出口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市场物价涨势减弱;银行信贷有所控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加快。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90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月回落16.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上月扩大7.6个百分点。5月份,进出口总额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1%,增速比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49亿美元,增长32.8%,加快0.4个百分点;进口428亿美元,增长35.4%,回落7.4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21亿美元,扭转了前四个月连续出现逆差的趋势。

  银行信贷也有所控制。5月货币净回笼830亿元,同比多回笼504亿元。表明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已开始见效。

  既然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财政政策是否还有转向的缝隙呢?其转向的着力点如何发力呢?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说,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无非是政府支出与税收,税收政策目前除暂缓增值税转型改革外,还没有别的动作,但支出却是政府可以及时控制的。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有所收紧。

  而这种收紧的方式在目前看来就是控制财政的支出,从支出总量上进行控制,正如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所表示的,财政部正采取把预算中已经确定的建设性支出往后推,从而将全国基本建设支出控制在预算管理范围之内。

  当然,财政政策发力的缝隙不仅于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发力的的落脚点在于结构性调整,通过对财政支出资金流向的控制,可以达到对局部行业过热的调控。

  从地方而言,地方财政支出的方向性是财政政策调控最有力的工具与手段,也是最能见效的手段。胡祖六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府支出的减少就会导致信贷的减少,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项目建设就是地方政府从银行借款来进行投资建设,政府在财政支出这方面把住了关,无异于关了资金随意流动的阀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教授认为,当前的财政政策肯定会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但应注意财政政策实施的度,太快了可能与当前的货币政策一起,将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阴影的经济又带入紧缩局面。如果那样的话,政策的改变就会适得其反了。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