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润和私人得利诱惑 委托理财黑洞越开越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1日 10:5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贺朝晖 | ||||||||||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黑洞越开越大,令投资者与市场防不胜防。资深人士指出,高额利润的诱惑、私人得利的引诱、券商扩大业务的捷径及制度的漏洞,是根本原因。 高额利润诱惑大
一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说,上市公司频频进行委托理财,其直接原因就是其诱惑太大了。这几年做实业有大幅盈利的机会很少,然而股市每年最低点与最高点平均起来起码有20%的盈利空间。这样,假如将一笔钱交给券商,不管怎样,6%的盈利肯定有的。 一些券商为了开展业务,不顾股市现实,添油加醋,说尽股市投资的好处。每当一家公司首发、增发新股或配股、可转债发行完毕,各路券商人马就会前来,打着为利益着想的旗号,拉公司下水。一些上市公司抵挡不住诱惑,纷纷下水,结果越陷越深,就会出大问题。茉织华(资讯 行情 论坛)(600555)就是这些上市公司的典型之一。 私人得利引诱高管层 一大笔资金就这样交给券商,个人就没好处?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最起码,券商会将自营的股票名单或资金买什么股票告知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这样他们就可以跟仓。碰上好年头,就会大赚一笔。另外,有些券商为了吸引上市公司,打出了保底旗号,这个底通常不低于券商从市场融资的成本。这样合同就会分两部分,好处当然在合同的补充部分。好处有没有进个人荷包就不清楚了,但券商的业务员多少会送上一点。 扩大业务打擦边球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以来,股市每天的交易量不足200亿,而全国券商营业部有说是3700家,可以说券商的经纪业务根本就无利可图了。而券商希望所在的投行业务方面,大项目也差不多快做光了,资产重组和财务顾问业务又很难开展。由此,资产管理、委托理财业务是券商的新希望(资讯 行情 论坛)。 由于委托理财大多打擦边球,券商就可拿这些资金做成交量,提高所属营业部的知名度与排名;拿这些资金给自己做庄抬轿,减少庄股资金上的压力;或者与这些上市公司联手做庄或做上市公司的股票。这既扩大了券商的业务,又提高了声誉,何乐而不为?知情人士说,一些新券商这一两年上升得那么快,委托理财功不可没。 现行制度存漏洞 法律界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风险越来越大,关键在于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不少上市公司根据现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会权限、信息披露范围等内容,采用将巨额资金分拆投资的方式进行委托理财,由此不但可以规避接受股东大会审核的程序,还可以规避信息披露义务,达到进行暗箱操作的目的。 [链接] 某券商融资管理办法 记者手头有一份去年某券商的融资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了融资方式、利率及奖励办法。其中有一条以国债理财形式融资,根据客户要求,分两种情况操作的规定,现摘录如下:1、客户以资金购买国债委托我司理财,到期需归还同品种国债。我司以回购方式融入资金,一年期合同利率为10%,半年期年利率为9%(均含奖励);2、客户委托我司以购买国债形式理财,须我司提供交割单据,到期后仅需收回委托投资本息。一年期合同年利率为10.5%,半年期年利率为9.5%(均含奖励)。以上两种方式均包含国债收益及派生利息。 从这家券商规定中可以看到,所谓委托理财,其实就是一种变通的融资。 至于奖励有多少,知情者透露,最少都有融资总额的1%。也就是说,一个亿的资金,奖励至少有100万元。这么大的奖励,难道都是券商的业务员拿走了?“不可能”,知情人士说。(记者 贺朝晖) (侯颖/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