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参透中国产业大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1日 01:26 证券时报

  参透中国产业大势———“王明夫:寻求基于中国本土的投资智慧”系列之二(下)

  参透中国产业成长和结构变迁的大趋势,至少有两点对投资者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因为结构问题的存在,产业总量上的增长,未必意味着产业内厂商的盈利增加和企业成长。我们更容易见到的现实是,在行业总量高速成长的同时,行业内众多厂商的经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营却如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至少,企业的成长速度跟不上行业的成长速度。比如中国的软件行业、医药行业、电缆行业、物流行业、家电行业、旅行社行业等等。

  以中国电缆行业为例,行业市场总量很大而且持续增长,但大大小小近7000家电缆厂商分食行业总量蛋糕,结果是谁都只能分得其中很小的一块聊以果腹度日。产业结构上的散乱差,低水平恶性竞争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行业内厂商都不能指望跟随行业增长而实现企业成长。这提醒投资者,必需改变简单地以行业成长来期望行业内企业成长的思维方式,修正立足于行业总量增长的企业成长预期。

  其次,中国公司的成长机会,除了来源于行业总量的增长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来源,即来源于行业内的结构变迁。这种结构变迁通常是以两种方式来领导和展开的:一是业态创新方式;二是产业整合方式。

  业态创新方式是指:通过对新的商业模式的创造和采用,淘汰或超越依赖旧业态而生存的竞争对手,从而取得那些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比如商业领域的连锁大卖场模式,它是对传统商业业态下的摊位店铺和百货商场模式的一次彻底超越,是商业业态的一次重大创新。

  通过业态创新方式实现企业成长的典型上市公司案例有联华超市、东方集团的东方家园等。它们在商业行业里异军突起,依靠的就是业态创新方式。与产业整合方式一样,业态创新方式取得的是原本属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所以即便在行业总量不增长的条件下,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成长。而且业态创新方式使企业在获得公司成长的同时还领导了产业的升级换代,直接驱动了产业向高级化方向的前进。

  产业整合方式是指:行业内的强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并、合资、战略结盟等方式取得竞争对手的的产能、市场份额和经营性资源(人才、品牌、营销渠道、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关系等)。这种方式将使整合者在快速获得企业成长的同时还改良了行业结构,优化了行业秩序,有利于作为整合者的公司在该行业内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因为整合的是原本分散在各家竞争对手手上的行业内存量产能和市场份额,所以即便在行业总量不增长的条件下,企业也可以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获得成长。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通过产业整合实现企业成长的典型案例有啤酒业中的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食品业中的新中基番茄酱,水泥行业中的海螺水泥,奶业中的光明乳业,物流业中的中国外运,显示器行业中的京东方等等。事实上,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大多数产业都还处在重复建设现象很严重的“散、乱、差”状态,这为那些有条件的行业内强势企业留下了通过产业整合和结构改良努力获得公司成长的巨大空间。而在美国,各产业中的主导性企业在经过百年竞争和历次并购浪潮的洗礼之后大多已经进入寡头垄断的竞争均衡格局,各家寡头企业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市场份额分割已基本定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产业整合获得成长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

  历史性的机遇是,中国的很多公司面临着双重成长机会:既可搭乘行业总量的增长,又可实行产业整合。一直以来我国的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在进行产业判断的时候,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这是令人遗憾的。事实上,在结构得不到改良和升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行业总量增长而取得的公司成长,是没有未来意义的。

  产业史昭示的道理是,在旧结构下规模最大的公司,在走向未来新结构的过程中或者在走到未来的新结构之后,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危机也会最大。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电力行业和航空行业。长期以来,美国的航空业管制政策造成了僵化的和垄断的产业格局。在这种格局下,拥有航线垄断权利的泛美航空公司成为了美国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后来航空业管制放宽,整个行业逐渐走向市场竞争,于是依赖旧结构发展起来的泛美航空遭遇了最大的经营危机,很快就倒闭了。而在原来旧结构下的小公司西南航空,却在这次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在新结构中成长最快、盈利能力最好、竞争力最强的航空公司。

  产业演进中的这种道理与自然界里的生物进化道理如出一辙: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后,在原环境中生长得最好的生物(最适者)在新环境中最先灭绝。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证券分析师还是机构投资者,在分析和判断产业的时候,产业结构分析比产业成长性分析更重要。

  识时务者为俊杰。对投资来说,没有比产业大势更重要的时务了。如果看不清楚上述产业大势,当前股市上越来越流行的行业板块投资就势必走向短视、偏狭和小气。石化板块怎么样?还看好煤炭吗?钢铁拐点该出现了吧?———对这些很日常的寒暄话题的不同理解和判断,是区分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专业水准高低的分水岭。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