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乳业巨头热战冰淇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 21:26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鹏

  6月的华南,烈日炎炎下的冰淇淋大战正酣。在中国本土巨头的强力冲击之下,历来对1元左右的低档市场从不关注的雀巢、和路雪等外资品牌,今年一改常态,早早地将1元~5元的产品砸向市场,引发了多年未见的中低档市场争夺战。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而发生在华南的这场冰淇淋中低档市场争夺战中,其实只是整个中国“战场”的缩影,在中国冰淇淋的三大必争之地北京、上海和广州,本土乳业巨头的步步进逼让外资不得不一改常态。面对连年攀升的冰淇淋市场,已在液态奶混战中利润缩水的本土乳业巨头们,今年不约而同地把冰淇淋市场作为新一轮搏杀的战场。乳业巨头搏杀新战场

  今年,本土乳业巨头不约而同地重金出击冰淇淋领域。

  伊利布局不断:2月,巨资建设的广州冰淇淋厂投产;3月,东莞新基地建成投产;4月,在天津与康业公司共同兴建产能达8万吨的冷饮园区。至此,伊利已经完成了全国的市场布局。似乎与之相呼应,伊利冰淇淋今年全国的销售目标已由去年的13亿元升为20亿元。

  4月下旬,北京三元通过与美国品牌八喜结盟,正式介入冰淇淋市场,此次三元将推出近百款新品。三元今年的冰淇淋销售目标是1.5亿元,而目前北京冰淇淋市场总额约为4亿元。

  4月20日,由光明乳业和梅林股份共同投资兴建的年产能达4万吨的冰淇淋工厂在上海奉贤正式投产。工厂的开工生产,意味着光明乳业在冰淇淋市场上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光明与统一的合作谈判仍在进行,双方的合作可能从原定奶产品扩展到冷藏饮品领域,光明欲借统一的优势在冰淇淋市场施展拳脚的意图由此可见。冰淇淋“升天”与液态奶“坠地”

  联纵智达咨询师高剑锋认为,无论是姗姗来迟的光明、三元,还是伊利这样的“先行者”今年都重兵布局冰淇淋市场,显然与近年来乳业竞争白热化、利润降低不无关系。在他看来,乳业巨头们延伸产品链进军冰淇淋市场,有两个因素不可回避:一是乳业产能的结构性、区域性过剩,急需调整;二是液态奶产量和销量虽大幅增加,但因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需要低成本、高溢价的产品——如冰淇淋来弥补。

  “冰淇淋的扩军既有冰淇淋行业的高利润、低门槛的诱人前景刺激,更有背后液态奶战略层面的驱动。”高剑锋说。

  据了解,在整个乳业产品链中,按照毛利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依次是:奶酪、酸奶、纯鲜奶、UHT奶(又称常温奶)。奶酪和酸奶市场虽在稳步增长,但所占比例并不高;而由纯鲜奶、UHT奶构成的液态奶市场则迅速膨胀,其中UHT奶增速最快。面对井喷的市场,无论是以UHT奶主导的伊利、蒙牛还是主打鲜奶牌的光明、三元都加大了投入,奋力抢占UHT奶市场。但由于门槛低,在市场作用下,新希望、长富等新军也纷纷涌入,UHT奶市场虽然持续高歌,但“瓜分者”增多,毛利率急剧下滑。面对UHT奶的冲击,纯鲜奶的毛利率也在不断降低。

  如完达山去年完成销售收入16亿元,上缴税金超亿元,但利润仅有2513万元,而在往年,仅奶粉一项企业的利润就可达六七千万元。完达山乳业副总成子金此前曾对媒体坦言,是“液奶大战”吃掉了企业的大块利润。而在液态奶市场上,自去年兴起的买四赠一、买三赠一等活动延续至今。

  而与乳业同步成长的冰淇淋市场,近几年却增长迅猛,年增长率高于10%,据业内人士估算,去年国内冰淇淋的销售额已达230亿元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预计将达400亿元左右。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某品牌华南区销售负责人介绍,在我国目前的冰淇淋市场上,中高端被雀巢、和路雪、哈根达斯等外资品牌掌控,国内厂商暂时无法撼动,中低档冰淇淋的毛利率虽然也比不上奶酪和酸奶,但仍然高于液态奶,且外资品牌一直甚少涉足。在去年液态奶大战中利润“瘦身”的国内乳业厂家眼中,这简直就是一个新的诱惑和利润增长点。中小企业或遭洗牌

  自5月底广东冰淇淋市场的老牌劲旅——五羊雪糕宣布推出单价0.8元的产品后,华南冰淇淋市场的价格大战正式步入高潮。以雀巢、和路雪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和国内巨头伊利、蒙牛都先后将1元左右的产品砸向华南。华南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在上海与北京,因为光明和三元的加入,也显得格外热闹。

  据统计,在国内冰淇淋市场,0.5元~2元之间的产品占了80%以上的销量市场份额。事实上,今年各大巨头推出的新品中,相当部分产品的价位也都是0.5元~2元之间。对于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各大品牌都希望通过价格竞争和品牌优势,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我们推出低档产品,出发点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产品系列,满足多种需求,而不仅仅是为了抢占低端市场。”和路雪公关部的一位女士对记者说,而雀巢也是类似的表态。而业内人士则认为,今年雀巢、和路雪等外资品牌破天荒的推出1元~5元的试探低档产品,从高高在上到图谋上下通吃,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伊利等巨头对他们形成了威胁和冲击,他们此举更可看作战略上的调整:中高档领域的诱人利润国内企业肯定不会放弃,进入只是早晚的事情,雀巢们的策略很可能就是在他们还没有正式进入之前,先在低档战场拖延他们前进的脚步,消耗其“体力”。“在其未成为将军之前,先减少其成为将军的种种可能性。”和路雪的一位销售人员说。

  此外,乳业巨头的纷纷进入,也使得冰淇淋市场表面火爆的背后隐藏着新一轮的洗牌危机。在面对国际巨头全线同吃和本土巨头低价风暴的上下夹击下,对于已经跌出主流势力的4000多家中小冰淇淋企业而言,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突围难度越来越大。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