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如何摆脱“三代而亡”魔咒———家族退化论求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 01:44 证券时报 | |||||||||
范卫锋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时下对中小企业板块公司受自然人控股、家族企业性质的简单否定,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面对中小企业板块中层出不穷的家族企业,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那些至今
在20世纪的商业史中,绝大多数伟大企业的创始人,集无数优点和绝佳运气于一身、风云际会,开疆拓土。而其第二代传人常常也经历了创业历程,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往往不但能成功接班,还常常将家族企业的辉煌推向巅峰,如摩根家族中的JP·摩根、可口可乐的小伍德拉夫等。 可惜,退化是任何显赫家族都摆脱不了的魔咒。从遗传学看,任何家族最终都将屈服于“均值定律”,伟人的后代也会在智力、素质、运气上回归到常人水准。企业在同一家族的长期统治下,往往形成超稳定的生态平衡,难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迁,如IBM在1980年代轻视PC业务的战略性错误、可口可乐在小伍德拉夫晚年的统治中,漠视社会思潮的剧变,让原来的“冒牌货”百事可乐迎头赶上。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老板们应该清楚,他的家族、公司的“最危险的一跃”,在于未来———家族隐退、公众和职业经理人走上前台的时刻。可惜,屡屡被政治动荡打断的民族工商业历史上鲜有此类案例,我们只能将探索的目光投向海外。 最幸运、最有智慧的家族,会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激流勇退。如惠普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H)和大卫·帕卡德(P)都没有让儿子接班,老休利特甚至在其儿子于1987年加入董事会时就告诉他,不得对公司业务指手划脚。而这种风气如今已日益盛行,硅谷的绝大多数创业企业家,如比尔·盖茨等,都没有表露出让子女接班的意愿。 然而,这一途径虽然看似容易,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之下,其实可能性很低。在缺乏信任的环境中,职业经理人市场相当不成熟,道德和法制让人不太放心,即使控股股东想退出,也是有心无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闪电离婚”,无疑就是佐证。 另一途径是在公司的股权被高度稀释、创始人家族出现治理不佳的退化情况时,社会公众股东们对家族“造反”、外来投资者发动收购战而迫使家族被逼出局。如当年阿萨·坎德勒将可口可乐打开局面后,其苦心栽培的接班人———儿子霍华德却始终只是中人之资,老伍德拉夫则对其发动收购战,匿名买下坎德勒家族几个子女的股权进而控制了公司(当时可口可乐还未上市)。而在上市公司中,华尔街对于创始人家族治理不力时发动的收购战更是比比皆是。也有的创始人因理财无方而被迫离开心爱的公司,如通用汽车创始人杜兰特,这位酷爱炒作自己公司股票的怪才,最终投机失败,只得将通用汽车的控制权拱手让给摩根和杜邦。 然而,目前的中小企业板市场,也缺乏这种将创始人家族淘汰出局的制度环境。全流通遥遥无期,而创始人家族面对公众的释股也难以实现,“独大”的“一股”难以稀释,社会公众只能“用脚”投票实现主张。也许,我们将制度缺陷而失去未来的可口可乐、通用汽车。 尽管目前的中国家族企业,大多数还在第一代创始人的创业上升期,仍处在其人生、企业最为灿烂的黄金时代。但在今日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10倍速时代”,创始人家族被时代所淘汰的速度和概率,都远非摩根、伍德拉夫那温文尔雅的绅士时代可比。如何面对可能来临创业家族的退化危机、如何为中国的惠普、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实现那由家族企业向社会公众公司的“惊险一跃”,需要监管者制度破局的勇气、创始人家族的智慧、社会公众的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