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也说“地产”也说“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 01:45 证券时报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大量提到的“地产名人”,似乎开始有点像俗称的“土地爷”了。这些“爷”们,都是依附什么途径,越来越高大的走入我们眼帘的呢?

  说起这类人物,现在感觉共识多一些的,还是属于万科的王石吧。当然,这一类人物的代表,其显要特色,就是全国性干开发。像大连万达的王健林,和去年一下子就如雷贯耳起来的天津顺驰的孙宏斌等,似乎都有些后来居上的样子。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对这一类代表,也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非议,比如说跟他们服务或合作的过程中,没及时见到银票付出啊;租了或者买了他们的铺头屋企,到头来弄成个“货不对板”啦;他们的“资金链”指不定哪天就有绷断的可能呀,不一而足。但看他们拉开的架势,怎么着都会使他们成为“进军全国地产”的人物。虽然,大家在胡润的“排行榜”上,都还没那么快超越王石的“影响力”,可我们掰起手指数数“土地爷”时,他们也都走不出视野了。

  还有一类呢,是只看准一两个地方,就蹲在那儿搞个没完的。比如首都这块热地,就有像冯仑、潘石屹、任志强这种人。当然,我们列出的这些,还只是属于“市场中的商人”一极,没有去探究政府与研究机构的层面。

  再有一类属于紧跟着开发商出头的,就是以王志刚为代表的策划大师们。这里头包括着以往的邓智仁、冯佳甚至现在的全忠等大批角色。然而,以他们在全国流行的程度论,目前也还是以王志刚、邓智仁最让人记得住。

  除了“影响力”上的,也会有人评说出以“财富”来论名势大小的。比如四川的刘永好、广东的朱某某、上海的叶某某等等。这些“爷”的特征,都是财雄势大,别看他们在搞的地头不怎么多,可往往一搞起来,就都会是些“巨无霸”般的手笔。

  这几类地产名人,都是怎么横空出世的呢?原来他们都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大有干系。每一茬大的转型期,都能造就和涌现出那么一批。全国性“新住宅运动”一发起,就让我们既知道了这是件什么事,也多少记住些“中城房网”、胡葆森、卢铿等场中秀士。各类发展商疯狂拍地买地的过程中,又适时而生了王志刚“营运城市”的作为;大盘运动风起云涌了,合生朱爷又抢镜频频等。这一类代表人物的项目,就顺势成了“某一运动”的代表作。“地产金融化”的大旗一举,就“首创”出刘晓光的发言权。这里头分类论及起来,还是有些客观规律可循。说到产品上极具创新气质的,大家就习惯往潘石屹、张在东看过去。

  虽然客观上的“催生氛围”如此,但这些“土地爷”最终能让我们熟络起来,关键还是拜各类媒体在其身上起的作用所赐。每一届“中国住交会”,每一次颁奖台上,都会产生些“十大风云人物”,都会让媒体贴上一系列的聚焦标签。

  其实,房地产公司也好,发展商也好,各地的项目开发也好,房地产的微观信息,在市场买卖双方的对称上,总是非常失衡。这一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反而成了制造“土地爷”非常有利的因素。比如说它卖的怎么样啊,他受好评的程度如何啊,全都会因了信息释放、接收不对称的关系,导致出媒体上怎么披露与报道,大家也只好循样收受。甚至包括这些地产名人的“财富排行”——按常理,我们自己去深入了解一个个项目到底怎样还是太难,媒体执行起“贴标签”的功能我们又无从考证时,市场的倾向意识显然就会将目光投向这些人,这些项目。

  我们知道,房地产市场与其它行业不同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地域性,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程度,都使它当仁不让的成为一个主流产业。大家对它的密切关注度,会比其它行当大得多。看看媒体上连篇累牍的广告量及软文篇幅,看看各种渠道包装的“土地爷”和“财富神话”吧。我们可以不知道印刷大王是谁谁谁,尽管印刷品,每天都会如天文数字般出现;我们也可以不知道工程机械大王谁谁谁,尽管全国各地新开工需求的机械量,分分钟都在创出新高。这些行业的发展虽然也与时俱进,但怎么说它们与普罗大众的关系,都不会达到需要显微报道的地步,所以其它行业也就很难产出这样的“全国性名人”。所以房市里因其产品和消费的不对称,而涌现一些这样那样的爷们,也就再正常不过——周正毅之类事发前,大家只知道因为他的土地储备量大,而成了“国内首富”吧,谁那时又能说清他的土地到底怎么来的,都有些什么黑洞呢?

  诚然,“土地爷”的作用也是相对的。哪怕如日中天得像万科、像王石,那是因为大家都执行着不同的职能,各位爷的工作性质其实并不一样。但总的一点,或我们都能看到的是,他们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这个行业的舆论与理念导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南北中的爷,他们打造的项目和他们的各种营销手法,也代表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程度。就是说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走着的,也还就是这个阶段——策划大师漫天游走,“中心化”八方辐射,名人四面开讲,都会有助于这些市场观念的层级普惠。比如万科系进到哪里,那里也都会铆住劲想跟它一较高低,同时,也包括各类策划人在各地的香火传教,像那些“总部基地”层层有;CBD区县见,旅游地产火四方的现象等等,应该都离不开大小爷们上下其手的功劳。

  对于全国性“地产名人”而言,我们还必须想到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再怎么“国际化”的都市,本地的购买消费,也会占去3/4。因为地产项目的地域特性,摆那儿了,简单的仿效移植肯定行不通。对这些“名人”的言论行为学习,要结合其不同的地情因地制宜才好。我们的媒体,也要抱持着一定的“理性怀疑”的态度来传播处理才好。一旦给他们贴上某种“标签”而神话起来,并由此产生出一系列“封神榜”,可能就大有问题相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各路的名人,其实还都是些“商界人物”。他们成“爷”以后,还是不会脱离他们的商业谋算。媒体如果只是一味去“免费”促销他们,就不免有失社会公器的地位。

  所谓被“娱乐化”的眼球经济,“经纪公司”实际上也需要产生成本。大家费力包装出这路“演员”后,演员的一举一动,也还是需要有回报产生。我们不应该假设这帮名人全是“活雷锋”,就像潘石屹现在总嚷嚷自己被“娱乐化”了一样;其实从根本上而言,他也还不是“演员”而是商人。王石的登珠峰、做广告、走南极,其终极意涵也是为万科服务才说得过去——名人们付出了努力,配合了媒体,让媒体有了抢料的素材,哪有自己反而一袖清风的?所以,这本身也是一条无可厚非的至理。

  各方的土地上,虽然“爷”们都在这样那样的点上产出着,但市场消费能真实感觉到的,总还是“地产”。谁说非冲着哪位“爷”的声名去采购,那只是些假说——“地产”永远是“实”的,“爷”终归要“虚”很多。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河南高考舞弊案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